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扶贫基地建在村就近就业好脱贫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24
     “我们家里孩子多,开销大。原先我在家照顾孩子,仅靠孩子他爸一个人外出打零工。现在好了,我在家门口也能一个月挣2000块钱,还不耽误回家做饭、接送孩子上学。”10月19日,濮阳县子岸镇西掘地村国途鞋业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布鞋生产车间内,女工程俊玲一边作业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扶贫基地建在村里,我现在不用为家里的日常花费发愁了!”

  今年年过40岁的程俊玲是子岸镇鹿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包括三胞胎在内共有5个孩子,大的刚上高中,小的才上小学,全家经济来源仅靠丈夫一人外出打零工和几亩耕地,生活非常困难。转机发生在今年7月份。子岸镇国途鞋业有限公司响应政府号召,把企业定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这让程俊玲在家门口当上了产业工人,做到了打工、顾家两不误。

  “我在家创办企业的目的就是让周边一些因特殊情况不能外出、无业可就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过上好日子。现在搞精准扶贫,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我们就更应该在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国途鞋业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创办人程红伟介绍说,他们的企业主要生产儿童布鞋,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很适合贫困户就业。

  如今,国途鞋业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已吸纳周边村庄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不仅有受孩子、老人牵绊的贫困留守妇女,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俺腿脚不好,孩子又没了妈。能在这里工作,俺很知足。”说起到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上班的事,子岸镇化寨村贫困户田振法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目前,在濮阳县,像西掘地村国途鞋业这样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已建成投产162个,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659人。濮阳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贫困村135个,贫困人口5.9万人。为如期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脱贫目标,该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积极打造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为提高企业建设扶贫就业基地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企业带贫规模,该县还安排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贫就业基地项目奖补。

  (樊欣欣赵少辉张立栋)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