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观九天鹤舞 赏十里菊香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26

原标题:观九天鹤舞  赏十里菊香

——写在中国盐城菊花博览园开园暨中国射阳21届洋马菊花节开幕之际

射阳洋马中药材交易市场_副本

射阳洋马中药材交易市场

菊绽鹤乡

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射阳县黄尖人民公社东移大队(今贺东村境内)卫生室前有块五亩荒废地。卫生室的青年中医王长春,怀着对中医的赤诚,通过省医药公司友人从浙江桐乡、盘安等地引回杭白菊花、白术、黄芪等药材种植于卫生室门前。经过有机培肥、土壤改良,精植细管,金秋十月,菊花等药材长势喜人,当地百姓第一次闻到沁人肺腑的菊花之香。到第三年就发展到200多亩,取名为“百草园”。所种药材成为当地百姓的“摇钱树”。药农长药材的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几倍。

1968年春,《新华日报》记者慕名前来采访后,刊发了一篇通讯《春风吹绿“百草园”》。这篇文章引起当地政府和省市县医药公司的重视,省市县医药公司和当地政府联手在东移大队村划出三个生产队一千多亩耕地成立全省首家、全国首例中药材专业种植场,起名为“射阳县中药材种植场”。一直到1981年划乡,当时的洋马乡把射阳县中药材种植场又作为16个行政村之一。1985年,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给洋马乡的中药材种植带来新的生机。

鹤乡菊海_副本

鹤乡菊海

菊香洋马

当年,洋马乡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大面积扩种菊花、丹参、白术、黄芪、板蓝根、玄参等药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乡菊花种植达到2万多亩,加之丹参、白术、黄芪等药材,面积达到3万多亩,种植中药材品种达到100多个,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

1996年,洋马乡成功举办首届菊花节。多家媒体和省市相关单位行业专家、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客商云集洋马。1996年11月2日,洋马镇被中国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目前该镇以菊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亩,且不断向周边乡镇辐射。

该镇沿海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应菊花繁衍种植,且产量、品质都好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具有独特的原产地优势。因此,洋马菊花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注册、国家级白菊花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级白菊花标准化示范区,还成为知名饮品的菊花原料供应基地,每年供给饮品企业优质白菊花4000吨以上。

菊兴产业

近年来,洋马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药业经济蛋糕做大,特别是菊香乡村旅游发展加快。每到金秋十月,药乡洋马绵延数十里的菊花竞相开放,黄白相间,美不胜收,各方游客纷至沓来。每年的菊花节更是盛况空前。游客在游览数万亩菊花药材基地、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十里菊香”、“百药园”、中药文化展览馆、农家乐、菊花药材工业园区等景点的同时,还可以观看民俗表演、吃药膳、洗药浴、品菊茶、购菊枕。

为保证洋马药材品质,洋马首先从种子种苗开始,经过提纯复壮、茎尖脱毒、工厂化育苗等系列措施,从源头进行品质控制。其次推广标准化种植,制定大宗药材标准化种植规程,从肥水管理到锄草施肥,都制定严格的规范,并安排农技人员进行田头指导。最后是采收加工,每年菊花采收前都联合工商、公安、药监等发布公告,严禁在中药材炮制过程中掺杂使假,并组织专业队伍宣传巡查。

菊花加工实现从粗到精的转变。以前的洋马菊花主要产品是菊花饼,加工方式是药农家庭作坊式的,靠太阳晾晒,品质难控制,2003年开始,洋马镇出台激励措施,引导经纪人投入机器设备进行工厂化生产,经过十多年努力,培育了10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种植采收和加工销售各司其职,抗风险能力增强了,群众的收益提高了,经纪人的利润也有了保证。

菊花由药到茶转变。洋马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菊花。作为药食兼用的大宗品种,近年来,洋马菊花80%已经加工为花茶走向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近三年来,菊花亩平均效益都在6000元以上,洋马药农年收入持续保持在全县首位、全市前列。

菊花销售从线下到线上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洋马药材也从传统的销售转为线上线下并行,线上销售的规模逐年加大,2015年网上销售中药材干品近5000吨,交易额近4亿元。

药材产业既鼓起了农民腰包,也拉动地方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宜居的人文环境和创业热土引来了不少能人志士到洋马投资办厂,先后有盐城海越麦芽、上海宝松重工、江苏宏健粮油、中广核100兆瓦风力发电、盐城紫光汽配、盐城创恩科技、江苏申奥环保建材、射阳众鑫机械等重大项目落户,每个企业利税都在200万元以上,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顶梁柱。

菊文荟萃

中药文化在药乡热起来,逐步走向繁荣,给洋马药农带来了实惠。药膳文化更是洋马中药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当你来到洋马,好客的药乡人首先沏上一杯清香爽口的菊花茶。菊花茶既有清凉解毒膳食作用,更有平肝、明目、怡神、健脾之药疗作用。亲朋从外乡来,药乡人还把菊花作为馈赠佳品赠送亲友。

如果你到洋马、盐鹤、鑫缘、良友、新港湾等饭庄或是农村药材经纪人家中做客,那品种繁多的药膳佳肴更是撩人胃口。药乡人合理调配药膳。春临药乡,素炒枸头、当归牛肉,清补爽口;夏临药乡,参片鲤鱼、参断鳝鱼、芪烧生鸡,劲补体虚;秋临药乡,菊蒸白跳、菊蒸扁鱼、参归野味,肉香味美;冬临药乡,药膳火锅羊肉、药膳火锅狗肉,加上几杯鹿血白酒,食后体暖,红光满面、回味缠绵。

这几年,该镇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每年邀请全国中药行业知名人士、党政领导、科研人员和药商,参加一年一度的菊花节庆典活动,参观国家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十里菊香”。当客人们步入“十里菊香”旅游景区时,一眼望去,都是花的世界。十里菊景,清香扑鼻,飘香四溢,如入仙境。一个个尽兴而归,把药乡洋马的菊景、药材产业规模通过记忆,通过照片带了回去。

为使中药文化向科研、保健方面延伸,洋马镇和南农大、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办起“中药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添置300多个中药材标本和《李时珍》《华佗》等中药文化书刊100多册供全镇干群和来宾参观学习;还与南农业大联合成立华东中药材研究所,成立江苏省药用菊花协会。

谈及祖国中药文化,平常百姓也能说出点道道来。大部分药农家中订有《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保健应用》《中药事业报》《中药治病》等报刊杂志。全镇中药文化藏书万册以上。

几十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使药乡洋马人对祖国中药文化情有独钟。平常百姓,头痛伤风,跌打摔伤,自己拣些家中留用的中药佳品熬茶服用,药到病除。外地客人来洋马,水土不服,身体不适等小毛病,作为主人的洋马药农拿几棵药草不出门就能为客人解除病苦。

药乡人对中药的潜在文化意识无不受人敬佩,也趁着中药文化之热,炒出了洋马这个“中国药材之乡”,因菊带来的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

中国盐城菊花博览园

中国盐城菊花博览园位于射阳县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占地450亩,其中露天菊海面积350亩,种植有钟山、金陵系列地被菊250多种,药用、茶用、食用菊120多种,切花菊50多个品种。金秋十月,次第花开,花瓣分平、匙、管、畸四类,色彩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园内的8000平方米智能温室是精品菊花展示馆,以白墙黛瓦的造型为背景,集中展示各类造型菊、悬崖菊、欧美小菊等,配以丹顶鹤、麋鹿等标本。在这里,您可以了解菊花知识,体验菊花文化和观赏精品菊花,品味地道花茶。园内的科技中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里面有国家级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江苏省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等科研院校在这里设有工作站点。园内的连栋大棚占地50亩,集中培育大花型切花100多个品种,集观赏与生产于一体,是洋马菊花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