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阜宁县全面加快推进卫计事业发展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29

今年以来,阜宁县卫计系统深化“一项改革”、推进“两项重点”、实施“三项工程”、重抓“十项工作”,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推进了卫生计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推进分级诊疗为重点 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以县中医院为核心,联合东沟、陈集、郭墅、吴滩、施庄、合利等6家卫生院,组建县中医药服务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按照县、镇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管理办法,综合运用医保、医疗、医药等方面引导措施,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目标。

加强医疗保障管理。推行“差别化报销政策”,报销政策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医讯通”监管平台作用,实现对住院病人费用结算实时监管,避免补偿资金流失,让群众更受益、得实惠。扩大基本药物使用范围。严格规范二级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采购和管理。推进卫计信息化建设。建立人口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与上级平台互联,逐步实行基础数据标准化。

以镇村一体化管理为抓手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重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阜城、杨集、古河、板湖等4家卫生院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任务;力争完成沟墩、阜城2家卫生院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实现全县数字化接种门诊全覆盖;完成省补卫生院300万元设备项目和年初省扶持医疗设备195台(件)配置任务。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强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做到“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考核”统一管理。

东沟、羊寨2家卫生院和沟墩、罗桥2家卫生院要分别创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东沟镇北堆等8家村卫生室要创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高质量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全县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40%以上。

提高新农合补偿标准,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签约服务;构建完善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签约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报告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智能客户端等多种方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平台,为信息咨询、互动交流、患者反馈、健康管理等提供便利,增强居民对于签约服务的获得感。

以服务均等化为目的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强化预防保健工作,全面落实沟墩、东沟等4家卫生院慢性病综合防治与控制门诊建设,构建慢性病管理现代网络;推进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增强卫生应急能力,对照国家标准配齐、配足卫生应急器械,加强日常监测,规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强化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工作。完善综合监督体制,加强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治、放射卫生和职业卫生等执法监督检查,严格开展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稽查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精神卫生工作。县三院要积极做好二级专科医院创建申请、人才引进、软件资料准备等一系列工作,为下一步创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以群众满意为宗旨 提升群众综合满意度

实施“强卫战略”工程。按照省卫计委要求,继续在县级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临床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教育,确保省统考合格率100%。探索新型人才流动方式,促进县人民医院集团内人才联动;鼓励县级医院医师优先到基层医疗机构、非公立医院多点执业。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县中医院和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发展,建成服务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鲜明的中医特色医院。

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投入补偿机制和价格、分配机制,使中医药“简、便、验、廉 ”的特点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优势。

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对灾后5家卫生院和24个村卫生室进行受损预算,主动与上级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完成相关受损单位的基础设施新建、修建以及设备添置工作。深入推进群众“三满意”创评活动。通过群众推荐、医务人员自荐、组织举荐等方式,在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基础上,再通过测评,产生一批群众满意医疗卫生单位、医疗科室和医务工作者,让群众切实感受就医环境的改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执行《准则》要求,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强化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落实新政为导向 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继续强化基层基础,扎实开展“两创”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加强计生队伍和计生协会建设,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大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

继续推进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强化依法行政,加强综合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孕期服务和孕情监测,完善孕前检查、孕期保健、产后随访等制度,执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从源头堵住管理漏洞。继续开展“两非”专项治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纪检监察等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定期联合执法机制,持续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查处“两非”行为。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