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对全省99个县区“四个全覆盖”体系建设考核验收情况进行通报排名,清河区以94.6的高分位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清河区择优选择适合参与司法行政服务基层社区群众的社会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机构培育、能力建设帮助和活动平台项目建设支持,培育孵化一批专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司法行政综合服务社会组织机构。同时将培育社会组织工作纳入《五星级社区建设》和《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内容,给予社会组织进社区服务群众政策制度保障。
以引进培育为主线,加快建设专业型社会组织。清河区采取孵化培育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专业型社会组织的发展,组织辖区内热心于人民调解工作的道德模范,培育“道德模范人民调解帮帮团”,开展德法讲堂、德法座谈、法律服务等为民服务项目;通过引进“淮安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业人才,成立“清河区心理咨询师服务团”,专业开展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咨询疏导,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和帮教工作。
以公益服务为宗旨,建立完善行业型社会组织。清河区借助法律工作者资源优势培育“清河公益律师联合会”,与全区38个社区居委会签定(1+2)X2进社区公益法律服务协议。今年以来,该区律师进社区、广场等服务120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35件。
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网络型普法社会组织。该区利用互联网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服务载体,联合区内17家具有网络普法功能的网络媒体,成立网络型社会组织“清河网络普法联盟”,同时整合相关各部门、街道微博微信、宣传网站积极开展与普法活动相关的动态资讯、作品展演、宣传交流等工作,面向网民提供司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服务。
目前,清河区已成立道德模范人民调解帮帮团、普法联谊社、心苑服务社、清河区公益律师联合会等12家司法行政社会组织,满足群众多元化法治需求,打通法律惠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