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惠民创建扮靓美丽家园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2-15

原标题:我市将创文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惠民创建扮靓美丽家园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在盐城,贴近民生需求,让市民尽享文明成果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市结合年初确定的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排民忧、解民难、增民利的民生工程,全力打造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幸福工程。

caohf161228_副本

工人用气筒吹净高架桥上螺栓孔内的渣灰。 顾枫 摄

caohf161229_副本

解放路农贸市场明码标价,顾客在结账。曹恒锋 摄

caohf161231_副本

市民在聚龙湖边的跑道健身。程爱春 摄

跑步健身和欣赏湖景两不误

“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会到这里跑上一圈,在塑胶跑道上锻炼时膝盖和脚踝感觉舒服多了,不像在水泥地上那么硬实。”12月10日晚上,正在聚龙湖边慢跑的市民张先生说,自8月底塑胶跑道投入使用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来散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湖光夜景,真是一举两得!”

“建设健身步道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为给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我们专门在聚龙湖外围建设了这个步道,在原来人行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米宽。”城南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蔡成忠介绍说,环聚龙湖外围健身步道全长2.5公里,总投资约500万元。

当天晚上,聚龙湖上的音乐喷泉准时表演,记者走上环湖塑胶跑道,一路逆时针方向慢跑,沿途既可欣赏南金鹰购物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金鹰奥莱城、淮剧馆、水韵舞台等建筑物的灯光美景,也能近距离欣赏美妙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不断推进,喷泉也不断地跳动,水韵舞台上的人们拿起手机拍个不停,全然不理会寒风送来的瑟瑟冷意。

铺设的塑胶步道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吸收脚步冲击力,减少体力的消耗,所以2.5公里慢跑下来,记者并未感觉疲劳。“走在上面的时候很舒服,每天估计有上千人来跑步,这项政府工程非常好。”市民李女士说,以前自己羡慕盐渎公园有塑胶跑道,没想到家门口很快就有了。

其实,这里不仅有健身跑道,沿湖外围的慢车道也新建了彩色沥青路面的自行车道。这一切都将丰富市民的健身方法,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文明素养。

农贸市场诚信经营惠顾客

农贸市场直接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和难点。为全力营造有序、规范、和谐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市区农贸市场软硬件全新升级。干净的环境、诚信的商家、放心的食品,让市民购物时备感清爽、舒适。

位于中庚海德公园前的解放路农贸市场,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上月底营运以来,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居民。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菜场农副产品都像超市一样明码标价。

“各家把价格公开出来好,而不是口头说多少就是多少,这样相互之间能有个对比,我们顾客也能挑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正在二楼买菜的陈女士说,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可以促动让老板们诚信经营,让买菜市民得到实惠。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鹿鸣路菜场,刚下车就遇到两位新都街道跃南社区的志愿者。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维持菜场周边交通秩序,指挥车辆停在路边车位内。走进市区鹿鸣路菜市场内,各摊位菜品摆放整齐、秩序井然,摊位后方信用等级的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在一家信用等级为“A”的经营水饺、鱼圆店铺前,闵老板说,自己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用料足,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不然顾客是不会再来第二次的。开调味品店的杨老板介绍说,诚信经营就是要有好的服务态度、放心的产品质量。

说起菜场的经营户信用评定制度,鹿鸣路菜场的包保人、城南工商分局干部周洪涛介绍说,菜场所有的经营户都要参加评定,建立这样的信用评定制度能调动积极性,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

高架冲刺阶段不忘绿色施工

市区内环高架建设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一直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9日,记者驱车首先从解放路来到青年路进行实地探访,虽然还不能走上高架,只行驶在桥下已经开通的地面道路,但也感受到高效通行带来的方便快捷。

随后,汽车左拐进入西环路高架地面道路,虽然只是在桥下行驶,但崭新的黑色柏油路面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平直宽阔,丝毫没有局促的感觉,白色交通线画出6股机动车道。

记者注意到,高架桥地面道路两边以前的围挡已经基本撤除,由于每个路口都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执勤,汽车在未有大型机械施工的地面上行驶时还是比较畅通的。

每段绿化隔离带里都运来大量泥土准备绿化,但由于监管措施到位,地面见不到渣土车“跑冒滴漏”下来的泥土,尽管如此,仍有清洁工人在打扫卫生。

“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高架施工队伍责无旁贷,争取完美收官。”据市内环高架项目办综合处副处长顾枫介绍,他们在冲刺的同时,绿色施工更是“大招”迭出:现场材料、机械、设备须有序堆放;施工车辆、机械保持整洁,运输中严禁洒、漏;施工现场土方临时堆积道路的必须人离土清;扬尘、夜间强噪音施工的一律重罚;甚至桥上固定螺栓孔内的渣灰都用气筒吹净……

据介绍,内环高架年底开放交通基本无悬念,目前管理方和施工方正全力以赴做好扫尾工程,在抓好精细化施工的同时坚持绿色施工,使内环高架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河道整治方便市民近水亲绿

“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整治,定向河大变样,水质变好了,河道沿岸还种植了景观绿化,真正可以说是‘水清、岸绿、景美’。”12月9日下午,家住城南新区光明花苑小区的张女士漫步岸边由衷感叹。

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的定向河河道狭窄,还存在水质恶化等现象,说白了就是一条臭水沟,今年整治让河道实现“脱胎换骨”。“现在,我们小区周边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心情自然也舒畅了,附近的金辉城等小区居民晨练时常常到这里沿河跑步,早晨还有老人到河边打太极拳健身,晚上也有人来这里散步。”她说。

市区河道整治工程是我市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据了解,根据计划安排,市区核心区今年共整治像定向河这样的城市河道共19条(段)、75.8公里,总投资约8.6亿元。

“我们按照市区3年河道整治计划,拓宽河面,全线进行清淤,两侧实施驳岸,对5条河道的景观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南新区河道整治项目现场负责人朱玉清说。

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指标,城南新区还制定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到人抓落实,确保河面清洁,无果皮、塑料等漂浮物,河堤、岸坡整洁,无白色垃圾等现象。河道整治方便了市民近水亲绿,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市区逐步完善修复河道水系,凸显了“水活、岸绿、景美”的综合效益。记者在利民河沿岸看到,河水清澈干净,河面难见漂浮物;在整治后的市区小洋河沿岸看到,两侧绿化葱郁,生态驳岸、水上栈桥等设施已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