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激活新动能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2-24

原标题:我市深入实施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暖企”行动初见成效——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激活新动能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  12月19日,亭湖新洋经济区内的中运物流园区,300多辆货运专线班车陆续驶出园区,奔赴全国各地。“园区整合专线,推行‘卡行天下’系统,形成自己的‘货运圈’,整个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江苏中运物流集团副总经理曹群奇说,“淘宝模式和客运模式融合运用,增强了现代物流的区域性竞争力。1至11月,园区货运产值突破12亿元。”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应用、高技术产业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我市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蒸蒸日上,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加速融合,全市现代服务业加速迈上产业中高端,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

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服务业指标增速较快,前两个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至三季度,增速全省第二,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43.3亿元,增长11.2%,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5%,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投资997.6亿元,增长17.2%,增幅全省第三。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252.9亿元,增长12.9%,占全部税收比重53.9%,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提高服务业发展质效,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态提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东部沿海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当前,我市服务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进入到质的提升,农业加速实现现代化,制造业稳步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有效支撑成效显现。

强化载体建设是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的有效抓手。我市服务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1至11月,全市31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88亿元,占年度计划93.8%,超序时进度2.1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469.1亿元,实现税收2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3.9%和92.6%。

大数据产业园已被纳入江苏省互联网经济、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中韩盐城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和工信部信软司、省经信委合作共建国家级盐城大数据产业基地。”城南新区党工委书记周键云说,目前,园区核心区已实现投资超100亿元,建成和在建各类载体100万平方米,累计落户华为、国信优易等项目200多个。到2020年,将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正加紧推动要素集聚,打造产业发展高地。目前,园区注册企业总数614家,集聚了国家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软通动力、东华软件、华生基因、艾克玛特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成功创建成国家级软件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块国家级牌子。1至11月,园区完成开票销售40多亿元,实现税收1亿多元。

城西南现代物流园区已形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家用电器、医药、公路港、快递”五大物流集群发展态势。目前引进、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建成16个,在建6个,即将开工项目6个。全年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70亿元,税收3亿元。

11月14日,亭湖新洋经济区传来喜讯,盐城市现代物流园区被省发改委正式授予省示范物流园区,这是该物流园继省重点物流基地、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专业市场示范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同时也标志着园区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运营和保障等方面日趋成熟。

园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环境配套”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效益为核心,创新物流形式,大力培育骨干企业,打造成“现代物流示范区、品牌市场集聚区、电子商务先导区、总部经济密集区”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有80余家企业投入运营,今年1至10月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今年以来,全市重点产业现代物流、汽车服务、环保服务、大数据等服务业专场招商活动频次加快,数量增多,招商成效显著。全市新开工、竣工、签约和洽谈“四类”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85个,同比增长17.6%;其中新开工项目71个,增长15.7%;竣工项目69个,增长18.1%;签约项目87个,增长23.4%。项目层次不断增高,新开工建设了伙伴创新工场、顺丰盐城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业态项目。全市100个投资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1至11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7.5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年度计划的93.6%。

我市正深入实施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暖企”行动初见成效,龙头企业逐步强大。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服务业企业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形成了一批创新活力强、就业贡献大、支撑作用显著的市场主体。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