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警务站覆盖面”“身份证照片不满意可以自己选择”……昨天上午, 《盐城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服务民生优化发展二十项措施》出台,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措施将惠及普通市民。盐城晚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二十项措施分为“治安防控、严打犯罪、便民利企、执法救济”四个部分,部分服务民生措施为全省范围首创。
亮点一
车辆上牌“20选1”变“50选1”
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选到一副满意的号牌成为有车一族们关心的话题。为使广大车主对车牌号码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根据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将原有的“20选1”模式变更为“50选1”模式,便于广大车主选到更称心如意的号牌。
亮点二
“反电诈中心”专职反诈
我市警方专门成立市“反电诈中心”,由公安机关、三家通信运营商以及五家银行抽调人员合署办公,专职负责接警处置、智能拦截、破案打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实行快速联动、快速冻结、快速止付和快速打击的24小时常态化运作机制,及时切断诈骗资金的转移链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损失。
亮点三
遗失贵重物品可以申请查阅监控
社会面监控在警方打防管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市民遗失自己的贵重物品能否利用沿街监控帮助寻找?这在以往,可能不是一件易事。
从今年起,为便于群众及时查找遗失贵重物品,我市警方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公安机关申请查阅公安机关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视频资料,将按规定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视频监控便民利民作用。
亮点四
身份证照片可以多选一
针对部分市民对自己身份证照片不满意的问题,我市公安机关将在办理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临时身份证时,多拍几张供市民选择,直至选到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同时警方还依据《江苏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对不方便现场领取证件的群众,可以现场委托他人代领。
此外,针对市政府引进的“515”人才,警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515”公安户政窗口,为“515”人才提供落户、居民身份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为高端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亮点五
有毒有害食品快检站保护“食安”
餐桌上的安全是市民们最为关心的民生话题,针对一些商家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贩卖假药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我市公安机关已着手协同食药品主管部门在各大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设立有毒有害食品快检服务站,在市、县设立有毒有害食药品检测服务中心。
“一改过去多部门管理的某些弊端,整合资源,在源头上进行一站式检测,全力保证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案件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倪亚向记者介绍,而该项措施也是我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首次尝试。
亮点六
扩大警务站覆盖面
为“零距离”服务群众,进一步缩短应急处突反应时间,在市区核心区域、人员密集场所,我市警方将扩大警务工作站或警亭的覆盖面,实行“屯警街面”,执勤警力常态化驻守,实时接受市民报警求助、处置突发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