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社会文明尚需守好“传家宝”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2-06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张林伟报道: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人们工作、生活回归原位。在举国欢庆的佳节里,人们感知了亲情真情,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然而,在国民共度佳节时,一些不文明行为,却让我们心头“添堵”。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乘车中强挤硬上,占座脱鞋;不小心碰了身边人,说声“对不起”,换来的却是一句“眼瞎了”……
  亘古至今,崇德尚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孔融让梨的文明谦让,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无不是道德文明的典范。然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崇德尚礼的风气却变了一个“味”,成为文明社会的一个“顽疾”。面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我们不应只是谴责,更需培养教育人人讲文明,个个树新风,让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崇德尚礼要从娃娃抓起。想做事必先学会做人,孩子是国家栋梁,培养有用之才,就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把崇德尚礼教育渗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中,培养诚实友爱,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引导分辨身边的真善美、假丑恶。在孩子面前,家长更需以道德文明规范约束自己行为举止,让中华民族“传家宝”在孩子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受到熏陶教育。
  崇德尚礼需国民日省三身。当我们看到不文明行为,在反感、厌恶的同时,更要反省自身,想想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遭受他人另样眼光?有没有留下唾弃的口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人生路上,如不留下他人指责与辱骂的“痕迹”,除了养成自觉遵守道德文明好习惯,更要经常的自我反省。
  崇德尚礼更需有制度的约束。对道德规范视若罔闻者,对社会秩序置之不理者,需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任性者”勒上一道“枷锁”。在今年春运,交通部门建立信用评价平台,为社会文明“搭台唱戏”。铁路部门出台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为诚信出行“定纲上线”。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相关部门更需出台管理制度,对“不拘小节”的国民约束规范。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崇德尚礼的风气不能“蜕化”,道德文明的行为不能“走样”。中华民族五千年“传家宝”,我们需要发扬光大,而不是丢之脑后。在举国同庆的佳节,国民不应只是洋溢在欢乐中,更要与文明“携手同行”,守好民族“传家宝”。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