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莫将怨气化怒气,春运尚需民众更多理解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2-08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张林伟报道:旅客买不到票、没赶上火车、问询找不到人,由此引发的“怨气”,可以当面向值班站长“发泄”或倾诉。青岛火车站多年前推出的“旅客抱怨中心”,如今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贴心服务中心。(人民日报,2月4日)
  不可否认,近年来,铁路在为民服务上不断“蜕变”,相继推出的利民、便民、惠民举措受到社会及公众赞许。特别是在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为让民众“走的掉”“走得好”,深挖潜力,增加运能,拓宽售票渠道、取消输入近六成验证码、出台丢失车票挂失补办措施等,让老百姓在乘车中有一种获得感。
  然而,服务无止境。铁路部门虽然脱下“铁老大”外衣,但是在运输服务上尚需进一步努力。这需要铁路在供给侧上加快推进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实实在在的为民众提供贴心服务。同时,民众在出行中,对铁路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配合,而不是将不满意化作怒气、怨气。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在运输服务上,铁路部门要不断的提高质量。从方便民众出行上改进服务方法,以让民众享受更多惠利上创新服务措施。民有所求,必有所应,铁路部门要在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需要上下功夫,重点解决旅客需求迫切、强烈关注的问题。铁路工作人员要把“待旅客如亲人”作为自己工作目的,对每一名出行的民众热情服务。当旅客不满意,有意见,要虚心听取,认真接受,自我查找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勉之,为民众营造温馨舒心的旅程。
  对铁路运输服务,民众尚需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指责。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4万公里,面对服务的更是亿万民众,为保障列车平安畅通,无数个铁路人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与心血。节假日,我们与家人团聚,铁路人却昼夜坚守在岗位上。在乘车出行中,民众对铁路服务工作不满意时或不理解时,要控制自己情绪,以平常心理性看待,选择投诉、找工作人员问询等途径解决,而不是怒发冲冠,横加指责,甚至把铁路工作人员当成“出气筒”,发泄心中怒气、怨气。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民众需要着眼大局,对铁路运输服务上的不足,给予更多的理解与谅解。
  “旅客抱怨中心”虽说是铁路服务上的一个举措,但不能成为因不满意而发泄的“出气筒”。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的理解谅解、宽容宽恕。笔者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常怀平淡心,理性看问题,万般莫冲动,遇事多冷静。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