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扎兰屯市兴华街道 “互联网+四个一”模式实现服务管理“亲情化”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2-10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纪明国报道:近二年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社区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和服务项目;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拓展网格服务功能,放大网格效应;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推行“四个一”社区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为民服务、联系群众、矛盾化解、应急维稳”零距离,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张网格”全覆盖,实现管理精细化。街道根据网格化管理特点,将辖区划分5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社区干部、网格长、网格员及代办员组成,并坚持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下午召开网格会议制度,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重点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使网格的触角延伸到青松社区、迎春社区、铁路社区、绿林社区、秀水社区等5个社区的各个角落。
  “一个平台”统全局,实现服务规范化。各社区在每个网格建立一个“网格微信群”,网格长通过社区微信平台,以及向居民发放印有代办项目、社区工作人联系电话、QQ、微信的便民服务卡,开展“在线”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一条信息,社区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服务,拓宽了服务内容。家住兴华街道迎春社区3组低保户张秀梅由于长期有病,腿脚不利落,2016年11月份,家里购来了一车煤,卸在了胡同里,张秀梅自己无法把煤运到仓房里,她急的在原地直打转。她突然想起迎春社区有微信便民服务平台,便给社区微信平台发了消息,微信平台管理员发现后,汇报给社区,社区立即派出社区计生协会志愿者,青年志愿老者来到张秀梅家,把煤运到仓房里,张秀梅逢人便说道:发个微信就能把我的难事解决了,这让我们老百姓心里暖呼呼。
  “一点服务”进网格,实现服务多样化。各社区在网格内设立便民服务站、民情瞭望角和“居民说事点”,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收集社情民意,组建了“1+1+1+1”义工、红袖标平安志愿者等27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和志愿服务星级评比活动,为居民代缴话费、水电费22万元,送报纸、杂志、信件7000余件。社区志愿者通过不定期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经常性志愿性“四个一”服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2017年1月23日,家住兴华街道迎春社区6组的残疾人李宽林是低保户,他看到别人家都在打扫房屋,擦玻璃准备过新年,独居的李宽林由于岁数大了,打扫房屋、擦玻璃干不动了,他想干干净净过个新年,他于是拨打了社区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让社区派人来帮助他家清扫房屋和擦玻璃。社区得知此事后,立即组织党员志愿者张炳丽、毕亚红等一行4 人,来到李宽林家,为他家清扫房屋和擦亮了玻璃,李宽林感动的热泪盈眶说道:“一个电话,党员志愿者就给俺家收拾屋子,这回俺能干干净净过个新年啦!”
  “一员管理”尽全责,实现服务亲情化。每个网格配备了1名事务代办员,每名网格员运用“一事一档,一日一查,一月一报,一季一析”的工作流程,居民有事可打随时电话,代办员上门服务。腿脚不便的居民如果需要帮助怎么办?邮件到了不方便来取怎么办?社区代办员成了辖区居民最有力的帮手。自2015年7月社区配备网格代办员以来,已为辖区居民代办各类事项解决困难和问题63件,收获了一片叫好声。例如:2016年3月30日,秀水社区独居老人李大娘拨打了社区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说:“我这几天感冒了,不愿出门,家里没有感冒药了,代办员能不能去帮忙买药”,李大娘今年已经80多岁了,腿脚也不是很方便。接到电话后,社区代办员姚春杰第一时间赶到李大娘家里了解情况后,到医院给李大娘买了感冒药,并叮嘱她如何服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自己要跑很远才能办成的事,这让李大娘感到格外温暖。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