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让“公益之光”照亮残疾人行程让“公益之光”照亮残疾人行程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2-14

春节后上班第三天,千灯镇千灯社区肢体残疾人华阿妹便迎来了社区志愿者和昆山咏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得知外出困难的华阿妹因无法为家里分担压力而苦恼后,工作人员立即为其提交了购置残疾人代步车的补助申请。据了解,千灯镇残联整合志愿者服务资源,让“公益之光”照亮残疾人行程,如今,助残服务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华阿妹只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目前,千灯镇现有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等各类残疾人2000余人,在服务残疾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不少难题。一方面,残疾人相聚的方式和时间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兴趣,很多残疾人只能宅在家里,这也削弱了其参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和信心缺失,很多残疾人缺乏康复认知,认为“都已经残疾了,就好好在家待着,家里人养着就好”,也有一些残疾人由于觉得康复费用大,也不了解相关补助政策,存在自暴自弃的心态。

利用社区“接地气”“知民情”的优势,千灯镇残联从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神经末梢”抓起,在各社区建立残疾人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与镇老年协会、工会、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并引导社区通过昆山公益创投、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以及千灯“微创投”等资源,积极申报助残服务项目。

依托不同的公益服务载体,千灯镇残联众多志愿者和社工参与进来,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康复信息,或运用社会工作通用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信心,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此外,千灯镇还在巩固残疾人门球队、象棋组、阅读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公益服务团队,让残疾人增加生活乐趣。

“千灯镇现有公益服务资源处于蓬勃发展期,但各公益组织共建共享意识不够,服务供求信息和公众参与渠道不畅,虽有公益组织分散开放,但是各组织间没有有效的脉络链接,削弱了服务效果。” 千灯镇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着重做好各类公益组织资源的共享工作,让更多残疾人受益。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