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突破高铁发展“瓶颈”,需要走融合道路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2-17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张林伟报道:近日,一则东南沿海高铁动车组列车票价优化调整的新闻,引来社会广泛关注,网民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些人对高铁票价优化调整,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不能从实质上、深层次的去对待,片面的认为高铁要涨价。笔者认为,这样的说辞有失公允。
  社会不断地发展,市场也是随之变化。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社会及民众服务,必须立足于市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优化调整高铁票价,是铁路部门融合发展,突破制约高铁发展“瓶颈”,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促进大交通融合发展。东南沿海高铁自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舒适、快捷的优势,受到老百姓的青睐,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然而,由于高铁票价低廉,相对于公路价格低至一半左右,对公路、航空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利于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需要竞争,不过是在服务上的竞争,而不是打价格战。铁、公、机交通运输体系需要的是互补互赢,而不是一家独大。高铁以市场需求灵活机动的优化调整票价,可以让民众在出行上有更多选择,融合大交通协调发展,畅通出行道路上“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
  其次是促进铁路融合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的中流砥柱。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铁路如果固守曾经的经营理念,势必走进发展的“死胡同”。并且高铁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且运营后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期,在很大程度上梗阻了铁路发展。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向市场经济转型,让自身发展融合到市场。根据市场变化、供求情况,在供给侧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经营上符合市场变化的规律,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融合模式,牵住高铁发展“牛鼻子”,有利于改善铁路经营状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可以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贡献。高铁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更好的出行体验,在优化调整票价后,旅客出行上将会有更多选择,铁路服务上将推出更多举措。作为民众,对高铁票价优化调整,更需理性看待,而不是妄生异议。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