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苏州市委明确要求完成“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记者从市委农办了解到,通过多途径帮扶,我市40个薄弱村均已顺利实现脱贫转化目标,村均稳定性收入达到337万元,顺利摘去“薄弱帽”。
为了完成“通过2015、2016两年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达到200万元”的目标任务,2015年,我市建立了市领导帮扶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联系点长效机制,带头站稳第一班岗。市镇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与薄弱村挂钩帮扶,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2015年、2016年全市共下派驻村工作指导员28名、驻村工作联络员12名帮扶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此外, 苏州市向周庄镇全旺村下派1名第一书记,我市选派了4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为薄弱村发展配强带头人。
我市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发挥政策聚合效应,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行项目补贴、减免收费、税率优惠、贷款贴息、分红奖励等扶持政策,保证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财政扶持资金的投放力度。减轻薄弱村的支出负担,薄弱村的村级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工作、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村级道路建设及维修等公共社会性支出,纳入区、镇财政预算,实行全额补贴,提高薄弱村公共服务开支补贴。
帮助薄弱村脱贫转化要“输血”更要“造血”。为此,我市支持鼓励薄弱村因村施策、找准发展定位,聚焦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如去年4月,周庄镇全旺村和双庙村两个经济薄弱村联合投资,共同组建了昆山市全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周庄镇及周边地区的政府机关、学校和企业单位食堂提供质优、价廉的放心农产品,实现村级抱团联动发展和长效发展。周庄复兴村在民营小区开工建设了6栋855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后可为村级经济年增长70万~80万元的租金收益。锦溪镇顾家浜村积极与市交运局对接研究村庄道路建设措施,力争有效突破道路建设一直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并根据村庄特色规划推动“民舍”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开发。
记者了解到,通过两年来各村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截至去年底,40个经济薄弱村村级总收入达到2.11亿元,村均527万元,稳定性收入将达到1.35亿元,村均337万元,顺利摘去了“薄弱帽”。 2017年至2020年,我市将实施新一轮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一轮的帮扶过程中,我市将针对新的经济形势,研究探索新的帮扶途径,通过精准帮扶,为村级经济稳定增效、长效增长再添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