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提升文明素养,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创造幸福生活,引领文明风尚、彰显城市魅力。
今年是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决胜之年。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市印发《昆山市城市文明守则》,以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文明城市”成为昆山闪亮的城市品牌。
即日起,本报摘登《昆山市城市文明守则》,敬请关注。
公民基本 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
● 明礼诚信
● 团结友善
● 勤俭自强
● 敬业奉献
1.“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首要道德义务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守法”,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明礼诚信”是公民社会交往中的道德基础
“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
3.“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
“团结”,是指为了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人们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
4.“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
“勤俭”,是指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等。“自强”,是指自尊、自励、自立、坚韧不拔、勇于拼搏。
5.“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奉献”的基本内容是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