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大丰区沿海林场:盐碱地上筑起绿色屏障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3-28
  3月24日,大丰区沿海林场万亩生态防护林内新栽植的中山杉、薄壳山核桃、弗吉尼亚栎等苗木在海风吹拂下整齐排列。“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片林’战略工程激发了我们加快推进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决心,今年2000亩造林任务已顺利完成,加上前两年的8000多亩成片林,超额完成万亩防护林建设任务。”大丰区沿海林场场长祝文斌兴奋地说。
  当初听说这里将要建设万亩新林场时,在此搞养殖的村民颇为惊奇:“在这盐碱地上植树造林,怎么可能啊?”经科学实测,大丰沿海土壤含盐指标远远高于盐渍土的定性范围,极不适宜一般树木生长。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2014年5月,大丰区沿海林场开始了万亩新林场建设征程。林场委托扬州大学园林学院等专业机构,研究制定沿海林场建设规划。同时,组织人员对各区域进行实地测量、数据搜集、编制林地改造和栽植工作方案。
  盐碱地植树,提高成活率是关键。技术工人们在树塘里垫上一层厚厚的秸秆,再铺上肥料、熟土,将树苗扶正填实。
  在栽好的苗木根部,另外加铺一层秸秆。林场生产科技术员陈浩说:“那是两层保护伞。底层,可以有效防止盐碱上移;表层,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考虑到沿海地区雨水多,苗木怕涝怕渍,技术员们革新传统的平地种植法,为苗木搭起高高的苗床,既方便了洗盐淋盐碱,又防止了雨涝灾害。在一系列技术创新中,他们将盐碱地植树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到去年年底,已成功完成8000多亩造林和10多公里4条道路景观绿化任务。
  去年,沿海林场与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中心合作建立耐盐竹种培育示范基地,成功引进30多个竹子品种。竹子生长快,且具有护土功能,在沿海绿化中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林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林场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耐盐树种选育”和“林业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栽植耐盐树种20多个,建成沿海耐盐树种选育与示范基地。目前,沿海林场筛选出中山杉、金丝柳、榉树、白榆等一批适宜盐碱地栽植的耐盐苗木品种。
  祝文斌告诉记者,这两年沿海林场成功试验引进了薄壳山核桃、弗吉尼亚栎等一批具有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特征的树种,在土壤进一步改良后,已全面推广。未来的沿海林场将是景观效果、生态效应、经济效益“三效”并存的天然氧吧。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