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渭武高速定西段召开木寨岭隧道围岩变形控制会议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4-10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 夏文斌 祁贤报道 :4月10日,渭武高速定西段木寨岭隧道变形控制会议在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渭武项目部召开。渭武高速定西段项目办主要负责人,木寨岭隧道常驻资深专家张小龙以及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6、7标项目部负责人及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副总经理房军、马威和隧道专家赵天智参加会议。渭武高速定西段项目办主任康宏伟主持会议。
  会上,6、7标段负责人分别详细汇报了木寨岭隧道2#、3#斜井围岩变形情况,参会代表认真听取隧道围岩变形情况汇报后,对现场存在的大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专家组首先就木寨岭大变形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木寨岭隧道2#、3#斜井变形地段均处于f11和f12之间的断层带及影响带内,围岩软弱破碎、地应力高,是局部地段发生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主因。
  会上专家组分析目前施工状况,建议采用已应力释放为主,以应力抵抗为辅的原则,建议进行试验性研究,要求加强在试验段进行地应力、围岩压力、初支及二衬受力、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段控制提供依据;同时就目前施工要求对3#、4#开挖支护试验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
  渭武高速公路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75)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最便捷的公路通道,是甘肃中南部经济带的公路运输大动脉。全长16.22公里(右线15.16公里)的木寨岭特长隧道穿越漳县与岷县交界处的木寨岭,纵坡为1.51%,最大埋深638米。洞身设39处人行横洞、19处车行横洞、3道通风斜井。隧道地处高原高寒,强地震带,强降雨集中。自然灾害频发,施工环境恶劣;路线穿越12条大断层破碎带以及碳质板岩地层,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国内之最,世界罕见”的“极高风险隧道”,不但变形大,而且变形快,地质流变性强,极易坍塌,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重难点工程。
  据了解,木寨岭隧道所经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共经过包括区域性大断层在内的11条断裂带,所属区地震基本烈度达到7度,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占全隧长度的84.5%,最大地应力27兆帕,处于极高地应力区域。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