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迎来了一个三人小组:“追寻新四军军部十年历程”小分队。领队的是昔日新四军副军长、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队员田竞、苏北父辈均为新四军老战士。三人均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会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重走新四军军部当年的路线。
“这枪我认识,小时候我就背在身上玩儿。”张晓龙说。
追寻新四军军部十年历程,重走军部当年迁移的路线,并不太容易。张晓龙告诉记者,他们一路自驾开车,从当年新四军成立的地点武汉出发,凡是军部驻扎过的地方,都要走一遭。“我们找到了安徽云岭“皖南事变”中最后一次召开军部会议的地方,当时会上下达的命令就是分散突围。”张晓龙说。此后叶挺下山谈判被捕,项英被叛徒所害,新四军军部遭受重创。
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之地,盐城在张晓龙他们的行程计划中尤为重要。在田竞制作的寻访路线计划中,盐城地区内需要寻访的军部驻地多达20多个。“只要是军部驻扎过的地方,哪怕没有房子了,我们也要去看看,拍张照留个纪念。”田竞说,他也明白其中的难处,由于历史久远,有些当年记载得就很模糊,有些因为时代变革、区划调整,寻访起来很不容易。
纪念馆工作人员为寻访小组旗帜盖章。
当天上午,在市区,小分队先后来到昔日文庙所在地(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驻地、今五洲国际一带)、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俗称“大铜马”)、昔日游艺园所在地(1941年1月25日下午在此举行新军部成立大会,现市区八十间一带)、抗大五分校旧址、重建军部旧址(俗称“泰山庙”)、新四军纪念馆等地。在新四军纪念馆内,陈列着张云逸的书信、大将军衔和卡宾枪等文物。张晓龙指着卡宾枪对记者说:“这枪我认识,小时候我就背在身上玩,还打过两枪,这是把好枪!”
在卡宾枪的对面,有一幅陈毅与战士下棋的画作。田竞笑着说,我老爸的棋艺,就是陈老总培养出来的。田竞的父亲田长华是新四军军部创建时的首批人员(“延安调新四军政治军事工作人员”第一批)之一。
“我们重走新四军军部迁移的路线,实际上也是重走父辈祖辈的人生道路,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一来可以了解一段历史,二来是传承一种精神。”张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