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讯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为落实《湖州市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力度,我市日前正式建立“僵尸企业”处置府院联动机制。“该机制建立后,未来包括市中院、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等18个部门将紧密合作,力求实现‘僵尸企业’的快速处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是盘活土地、厂房资源的有效手段。去年我市共处置14家“僵尸企业”,完成省下达全年目标的140%,共盘活土地742.1亩,盘活厂房建筑面积14.09万平方米,盘活存量资产10.75亿元,化解银行不良资产3.78亿元,安置职工834人,新增产值17.35亿元,新增利税3376万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处置‘僵尸企业’绝不是任何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处理的,它需要一个团队在多方面的通力配合和积极协作。”该负责人说,去年浙江南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因“两链”问题,导致企业“僵停”,在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最终完成了破产程序,目前已成功被“久立电气”和“亨通光网物联科技”拍卖收购, 2016年“久立电气”借助这一契机新增产值24.01亿元,利税1500万元。
据悉,府院联动机制建立后, 18个部门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协调解决县区和法院提交的破产企业审判涉及的产权瑕疵、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税收优惠、信用修复、企业注销、金融机构参与、破产费用保障以及刑民交叉、打击逃废债等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各部门之间还将建立涉及破产企业和“僵尸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定期监测法院和政府部门涉及破产企业和“僵尸企业”的相关信息,定期通报全市企业破产审判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情况,汇总编发典型案例,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经验。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僵尸企业”处置保持了良好态势,目前已处置“僵尸企业” 19家,完成省下达目标的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