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6月11日讯 实事遂民愿,暖流润心田。今年,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继续为民办20件实事,包括实现1.9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实施文化惠民“三送”工程、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整治市区城乡河道等,桩桩贴近群众生活,件件关乎百姓福祉。6月1日,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5月,全市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14个项目超额完成序时进度要求。
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市委、市政府创新扶贫方式,将“一片林”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融合。目前,绿色扶贫工程全部实施到位,共栽植果树176.22万株,受益农户15.34万户,投入资金2055.6万元。1至5月,实施脱贫项目完成投资2796万元,占年度计划46%。起草《关于聚焦富民精准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40条意见》;市县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两委10.72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三清三实三帮”大走访活动,捐赠帮扶资金4458.69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569.5万元。
近日,在锣鼓唢呐声中,由城南新区新都街道跃进社区主办的“党建文化惠民演出”在跃进小区东门广场拉开帷幕。文艺演出有淮剧、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活泼接地气,赢得居民阵阵掌声。现在,不论是城市大剧场,还是农村小舞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活动精彩不断,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向社区传递、向农村辐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至5月份,全市送戏(含惠民演出)700场次,送图书7万册,送电影9000场;建成图书馆分馆20家。
泽泽出生13个月后,被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耳聋。泽泽跟随母亲赵女士到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通过申请国家项目,泽泽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加上每天的康复训练,现在说话越来越清晰流利了。”赵女士说,“真的十分感谢这个民生实事项目,泽泽不但能接受免费的康复训练,而且每年还有一万多元的补助。”今年,大市区将为950名0至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基本康复服务,为7至14周岁肢体(脑瘫)、孤独症残疾儿童实施巩固性康复服务,为2200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实施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服务,为200名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和有服务需求的贫困听障成人适配助听器,为400名持证贫困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2300名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提供基本药物,为25个社区康复服务站(室)配备康复器材。
截至5月底,不少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较快。创业富民“四送”工程完成投资2650万元,占年度计划53%;扶持212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180人;开展创业项目征集筛选,组织创业孵化基地申报;兑现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者社保补贴、创业孵化基地补贴等各类资金2650万元。3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占年度计划49.8%;全市已开工建设34个乡镇卫生院,完成4个。整治市区城乡河道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占年度计划82.5%;开工实施的河道基本完成土方疏浚,正在进行绿化工作,同步实施河道截污;农村河道疏浚大沟32条、中沟237条、小沟10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