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6月20日上午,遂宁市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红旗社区居委会门前,围满了参与讨论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的居民。当天,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刚好到此暗访,暗访组成员以“群众”的身份切身感受了一番基层自治的氛围。
类似这样“不速之客”造访的场景,从6月中旬开始,在全省21个市(州)的400多个点位上陆续上演。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依法治省作出新部署。站在高起点,面对新征程,如何动真碰硬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依法治省《暗访工作规则》和《暗访工作内容》,在去年首次成功组织省级暗访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中旬启动2017年度依法治省暗访。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四川从法治良序总体形成向整体形成迈进的路线图,在这一进程中,开展依法治省暗访是把省委相关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表示,带着这样的认知,目前,暗访工作正紧锣密鼓、一丝不苟推进中。
今年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有何新举措?暗访看到了什么?6月20日至22日,记者随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深入多个市(州),直击依法治省暗访工作。
一把尺子
首次量化暗访 现场打分“一把尺子量到底”
夏日的蜀中大地,烈日炎炎、热浪逼人。
6月20日,“围观”完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讨论,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的部分工作人员径直找到社区支部书记钟国安,亮明身份、开门见山,请其配合回答有关问题、提供文档资料,当场对该社区依法治理情况逐条打分。其他工作人员,则以课题研究者的身份在附近居民家中,同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法治体验,聆听他们对增强法治获得感的建议。
今年,是我省第二次启动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暗访对21个市(州)全覆盖,对象共六大类,包括县(市、区),市(州)、县(市、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对象。通过实地走访、直接提问、访问群众、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旁听庭审等方式,看基层“关键少数”履职是否到位、部门业务工作与法治建设有无“两张皮”现象、法治氛围是否浓厚等。为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今年的暗访组均由省依法治省办和省直有关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各小组率队同志都参加过去年的暗访。
与去年相比,今年暗访更为深入。暗访组在每个市(州)的必查点位17个,包括2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2个执法部门等;抽查点位为3个。点位总数较去年增加约一倍。
今年暗访的评价方法从去年的定性变为了定量,是这次暗访工作的最大特点。
“针对去年定性评价针对性不强的情况,今年省依法治省办对标中央和我省相关要求,设计了面向各市(州)的包含51个子项的百分制打分表,对各类暗访对象分别明确了暗访内容、目标分值、评分标准等。”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暗访实行暗访人员现场打分,确保客观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记者看到,暗访组成员手中的暗访手册有几十页厚,检查内容十分详细。以村(社)为例,该类总分20分。其中,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较好的,最高可得2分,有效服务管理留守老人、妇女、学生的,也可得2分。一个市州内暗访的多个村(社),按平均分计入打分表。
今年的工作还进一步突出了“暗访属性”,坚持动真碰硬,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到现场,重点必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严格台账落实情况打分、严格清单反馈、严格整改落实、严格成果运用”。
记者在随暗访组下基层的途中看到,暗访组成员手持纸质地图和手机导航,沿途随机选择点位。有时则沿着问题脉络“顺藤”展开。如,得知一些群众对工业污染的情况反映后,暗访组随即赶赴园区管委会、县环保局了解环保执法落实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