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昔日荒山坡如今“聚宝盆”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6-30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姜峰报道:从扎兰屯市中和镇新林村后山上放眼望去,几百亩地的芍药鲜花盛开,红的、白的、粉的,煞是好看。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林药满坡,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投入了多年,现在开始有回报啦。”王贵喜滋滋地说。王贵出生在新林村,长大后嫁到呼和浩特,经过多年打拼,有了一些积蓄。有一年她回娘家,看到村里的好多山都荒着,觉得可惜。“就是栽上树也好啊!至少可以改善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王贵想。
  王贵的想法得到了中和镇政府和毗邻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的大力支持,帮助她把荒山承包下来。2012年,王贵把户口迁回新林村,靠山根盖了房子,扎下根治理荒山。几年下来,王贵共投资150万元,在荒山坡上种植樟松、海棠、梧桐等树3万多棵和芍药、桔梗、防风、苦参、黄芪等中药材600多亩,仅卖芍药花苗和芍药根就收入了近20万元。
  自从王贵承包荒山后,新林村九组村里的人都有了活干。植树、种药、除草、浇水、收药根,几年下来,仅雇工的工钱就有十几万。村民李久涛说,去年自己仅给王贵帮忙就挣了6000多元。在王贵的带动下,本地和附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芍药,王贵低价向他们提供花苗和免费传授种植技术。
  2016年王贵家的300亩芍药盛开,不少附近的村民和慕名的游客纷纷来赏花。她一下子受到启发:为什么不把附近的资源整合起来,把产业做大呢?王贵在芍药园里种植了观赏芍药和药用芍药,今年的6月6日,还自己家举办了第一届芍药节,请了戏班子在山上搭台唱了3天的大戏,十里八村的村民和外地的游客来了上千人。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王贵想注册一家生态旅游公司,扩大芍药种植规模,打造千亩芍药园,建农家小院,把山下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马龙沟村的几个鱼塘整合起来发展旅游,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