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经济发展高地昆山开发区,非公党建这棵“大树”又结出新成果。记者日前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获悉,该区通过打造一个平台,夯实两个载体,细化三张清单,创新四大工程,孵化五项任务,在光电产业园探索建设党建孵化基地,制度化推进非公党建工作“串珠成链”。目前,党建孵化基地已完成规划设计。
近年来,昆山开发区非公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经历了从“先组建后规范再完善”“边组建边规范边完善”到现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组建党组织,做到组建即运行、组建即规范的发展历程。同时,探索出“非公企业党务干部职业化”“陈惠芬融和工作法”“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等先进做法,促进广大内外资企业涌现出一大批事业骨干、先进典型,形成一道亮丽的非公党建“风景线”。今年以来,开发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打造党建孵化基地,更高水平推进非公党建工作。
据了解,党建孵化基地着力打造一个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党建工作孵化平台,实现集区域办公、工作法推广、党员和党务干部实训、品牌工作展示等于一体。依托这一平台进一步夯实“陈惠芬党建工作室”“区域党建工作站”两大载体的阵地带动作用。为此,开发区针对非公党建工作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理出了“三张清单”,即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与此同时,创新实施“深化非公企业党工干部职业化管理”“放大陈惠芬党建工作室品牌效应”“创新光电产业园党建工作模式”“创设五点半党校”四个党工委重点工程。党建孵化基地建成启用后,重点在于孵化党员队伍、孵化党工组织、孵化党务干部、孵化体制机制、孵化典型经验“五项任务”。
“打造党建孵化基地,既是非公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更是一种模式创新。”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为制度化推进党建孵化基地建设,开发区制定了《2017年度昆山开发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前不久,还举行了“区域党建工作站”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工作;推出党工干部岗位资格认证级别档次评审晋升制度,对801名党工干部进行了初、中、高三个级别岗位资格认证;增设了内企工会主席退休荣誉补贴制度,将内企工会主席纳入非公企业党工干部职业化的范围;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多出精品,根据企业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和精心培育新型典型示范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