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net)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夏文斌 、祁贤报道:8月3日,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第二次施工调度会在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渭武项目部召开,甘肃省长达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小兵以及总工办、工程建设部、安全部、渭武高速定西项目办、第三监理办、施工单位五、六、七标段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总经理李光军及有关企业法人应邀参加会议并讲了话。乔小兵主持会议。
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全长15.213公里,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设计为左右洞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共有12个大断层。隧道围岩全部为V级,不良地质有浅埋偏压、断层带、大变形、高地应力、岩溶、坍塌、涌水等,是国内罕见的高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分为三个标段,由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等三家单位承建。
此次施工调度会议,根据木寨岭隧道2#、3#斜井围岩出现大变化导致施工进度滞后,为确保各参建单位在思想、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充分认识到木寨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围岩施工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极高的风险性,凝聚各方力量,切实做好现场动态管理。
会议听取了各参建施工、监控量测、设计、监理等单位工作汇报及建议,对现场动态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木寨岭隧道施工难度较大,常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实施动态管理,各方需密切配合,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为进一步调整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乔小兵听取与会各方的意见、建议后指出,各单位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应对复杂情况能力。参建单位要正确认识木寨岭隧道施工的艰巨性、复杂性,从思想认识、技术储备、技术基础研究、协调沟通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二要技术服务到位,提高现场动态管理能力。技术服务单位要着眼实际,转变观念,针对木寨岭特长隧道这一世界性难题要有特殊的技术手段和动态管理模式,本着科学、务实、有针对性的严谨态度,寻求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突破,不断提高现场动态管理能力。三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现场管控能力。施工、监理、监控量测、试验检测单位要配备精兵强将深入施工现场,紧盯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收集整合检验检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原始资料等信息,通过研究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控能力。四要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木寨岭隧道现场管理要随机应变,随着隧道围岩的变化,形成适应快速反应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五要加强项目综合管理,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全体参建人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抓管理,严谨务实抓现场,科学合理抓技术,一丝不苟抓安全,确保渭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