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聆听花开声音 期待成长果实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8-0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家在昆山·快乐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共育工程,开展“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办“小琼花·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文艺作品创作大赛,开展“鹿城少年寻访大好昆山”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项目等实实在在的举措,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网络资源,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新平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涵深化、载体优化、方法创新和品牌培育,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理念提升,化为实际行动

走进市第一中心小学,只见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宣传栏里张贴着文明城市创建内容,一股校园“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走近细看,过道走廊、教室墙上、校园花坛等各个角落都张贴着校园文化、文明用语等宣传海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懂得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

这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中国梦·价值观·礼仪行”主题教育,结合“童心向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以爱国、诚信、礼仪、友善、勤俭、感恩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同时,我市还持续开展美德少年评选,编辑出版《昆山好少年》,创作“好少年”校园舞台课本剧,在进一步发挥美德少年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养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为了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创建,我市还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开展“拒绝车窗抛物”等专项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养成践礼修德、传播文明、保护环境、帮助他人的道德理念和责任意识。

多元实践 体验成长快乐

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去年,我市开展实践体验活动300余场,服务未成年人6700余人次;开展“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暑期未成年人系列活动600余项,服务未成年人8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打造“家在昆山·快乐成长”活动品牌,通过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童谣传唱、“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多样化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活动,推进道德实践常态化;开展“鹿城少年寻访大好昆山”系列活动,做精做优关爱“小候鸟”“蒲公英圆梦”“四季乐扶”“四点钟课堂”等一批未成年人公益活动项目,推进社会实践多元化发展;开展“美育修养进校园”系列活动,加强城乡中小学生文艺社团建设等,推进美育实践普及化,促进未成年人在实践体验中传承传统文化、感受现代文明、热爱大好昆山。

结合“八礼四仪”教育,我市还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动漫宣传片创作、卡通形象征集等一系列活动;持续推进“鹿城故事会”“海峡两岸经典诵读”“昆曲进校园”等品牌活动,让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阵地建设 打造文化名片

提炼一个活动品牌、培育一批活动项目、设置一组探密任务、制作一套主题印章、设计一份手绘地图、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有讲解词、有音视频资料、有活动课程、有体验项目、有共建单位、有志愿者队伍、有安全措施、有应急预案,我市全面落实“六个一”和“八个有”要求,推进20家“鹿城大课堂”社会实践体验站建设,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我市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生态环保等进行全面认知、体验和感悟,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快乐成长。

活动有阵地,队伍更强大。近年来,我市不断壮大学校、社区“家长志愿者”“课外辅导员”“文化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倡导开展“故事妈妈”“文明小使者”“爱心小天使”等亲子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弘扬团结、友爱、奉献、互助的文明理念,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大力培育、扶持昆山城市青少年管弦乐团、少儿合唱团、民乐团等一批文艺社团组织,提升未成年人文艺修养,打造未成年人文化名片。

“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昆山的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相结合,坚持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相结合,持续深化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育品德高尚、文明有礼、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圆梦接班人。”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