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两弹元勋”屠守锷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8-09

走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共和国神剑”的铸造者,湖州人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信念,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名片

屠守锷(1917年—2012年),湖州南浔人。 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 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东风二号和东风三号导弹副总设计师、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今年7月30日,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阅兵。在这场激动人心的盛大仪式中,最后一个接受检阅的是战略打击群。从常规导弹到核常导弹,从中程导弹到洲际导弹,充分展示了我国慑战能战止战胜战的战略制衡能力。

大国长剑,威震苍穹。为了筑就这块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湖州人、“两弹元勋”屠守锷和诸多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们,默默奉献了一生。

少年立下报国志

在南浔文园,有专门一个区域为纪念屠守锷而设。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帧帧旧时照片,仿佛回到从前。

1917年12月5日,屠守锷出生在南浔镇一个书香世家。少年屠守锷在浔溪小学读书,后来又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和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

曾在上海亲历的惨绝人寰的一幕,奠定了屠守锷一生追求的基调。据张前方所著《屠守锷:忍辱负重远程梦》一文中记载:那天清晨,父亲携屠守锷从上海回南浔老家过春节。走到半路,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架日本轰炸机,一架接一架地向地面俯冲下来。父亲意识到大事不好,拉着小守锷往轮船码头疾跑。炸弹像雨点般地落下来,繁华喧闹的大上海,瞬时房倒屋塌、血肉横飞!面对劫难后的满目疮痍,少年屠守锷立下了自己的终生志愿: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 1936年,屠守锷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清华设立航空系后,他毫不犹豫地转到了航空系。 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次年又以优异成绩取得公费留美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患难中的祖国和亲人时时牵动着屠守锷这位海外游子的心。1945年,抗战胜利了,历经浩劫的祖国百废待兴,屠守锷回到了祖国。1947年,屠守锷到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开始与进步人士接触。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