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践行“责任落实创新”打造精致水乡古镇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9-18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在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要让“责任、落实、创新”成为新时期全市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周庄镇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围绕“两聚一高”总目标,以新担当、新作为打造精致水乡古镇。

一、加强古镇保护,打造精致环境

《昆山“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古镇古村和水乡风貌保护,建设美丽镇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民风民俗,守护好传统历史文化的‘最后遗存’、江南水乡风貌的‘最后记忆’”,周庄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必须牢牢把握“强富美高”这一总目标,着力做好古镇保护这篇文章。一是加大古镇保护力度。古镇是沉淀出来的,而非建设出来的,要以周庄古镇保护规划为指引,以江南古镇联合申遗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古镇民居名宅的数字档案,做好古建民居的修缮维护。要加强古镇景区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安全检查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古镇运行安全有序。二是切实强化精致意识。古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庭院,都要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靓化”的标准整体提升,要动员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经营业主,甚至是每一位古镇居民,参与到景区环境的再提升工程中,要以追求极致的作风推进“镇区景区化,景区精致化”建设。

二、提升业态内涵,打造精致旅游

要不断丰富“有一种生活叫周庄”品牌内涵,努力加快转型速度、提高项目品质、完善服务管理,全方位深化旅游转型升级。一是推动旅游业态精品化。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完善旅游接待体系,加快推进富国精品酒店、水乡庄园、万三文化酒庄等一批新项目,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游产品。要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351”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创意亮点的乡村旅游,形成“经典古镇文化+美丽江南乡村+水乡风景湖区”旅游空间布局。二是实现景区管理智慧化。深化智慧景区建设,以景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为基础,不断完善线上综合管理平台和线下智慧服务系统,重点完成购票、入园、导览等一体化智能系统建设,对外面向合作商家和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对内面向景区进行高效管理。同时努力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抢占先机,加强与专业数据服务商合作,提升管理、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三、集约利用资源,打造精致产业

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算好“土地账、生态账、资源账、人口账、能耗账、差距账”,稳中求进,务实发展。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坚持招商选资与周庄特色相统一,围绕转型升级目标、产业集聚特色和生态人文要求,选择引进“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综合考虑项目的资本密集度、人才集聚力、技术话语权,全面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二是突出创新驱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现有企业就地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在开发核心技术、创设自有品牌、制定行业标准、创新商业模式等领域有所作为,以实现“老树开花”的成效。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壮大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实现“插柳成荫”的成效。三是培育增长亮点。引导企业向专业生产、精细管理、自主创新等方向发展,加大企业在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鼓励、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显著、竞争能力突出、税收产出可观的“小型巨人”。开展闲置资产的排摸,推进“腾笼换鸟”“清闲促产”,清理闲置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充分挖掘潜力,发挥最大效益。

责任、落实、创新,在深化“两学一做”、致力“两聚一高”的征程中,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都要躬身践行,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地方发展、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以优异的实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