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游客关注。较传统的观光旅游,乡村旅游是游客进入目的地后,不仅欣赏当地的风光景观,而且使游客熟知当地文化、乡土民情,参与当地乡土活动,探索当地文化、民俗,从而得到一种不同于单纯观光旅游或城市生活的精神放松。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民宿经济发展。本文结合周庄旅游发展现状,谈谈如何推动周庄民宿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周庄民宿经济和
乡村旅游现状
周庄享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目前全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古镇区接待已基本饱和。周庄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腹地,有着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度假旅游的转变,很多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一日游,而期求能静心住下,以品味周庄喧闹之外的另一面,这为民宿经济兴起提供了市场需求。周庄旅游公司从2012年起引进了花间堂和正福草堂两个较为高端的住宿产品,并在公司开发了“周庄人家”系列高端产品(包括贞丰人家、莼鲈之思)后,效益在原来基础上直线上升,住宿产品提档升级,文化性、庭院性、体验性等个性化主题鲜明,一改原来低端、相互压价拉客竞争的格局;香村·祁庄是民宿外延带动乡村旅游的一个示范案例。现在,全镇300多家民宿客房入住率约为58%,每逢节假日基本客满,使老百姓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制约周庄民宿经济和
乡村旅游发展因素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制约周庄镇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缺乏条件成熟的乡村资源。目前,周庄大部分民宿还停留在新农村建设层面,真正能达到“美丽乡村”标准的并不多,各村对一村一品的打造力度及本村乡风民俗的挖掘力度还不到位。
二是缺乏多元创意和全方位创新。香村·祁庄部分民宿通过年代秀主题,来吸引游客,但全镇大部分民宿还是依托古镇景区游客,简单为其提供住宿,与其他古镇民宿相比存在同质化严重问题,缺少创意和创新。
三是政策束缚还未完全松解。在政府主管部门方面,目前民宿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要管理部门,多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交叉管理导致效率低下。在政策建设方面,相关政策制度构建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民宿。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还没有针对民宿经济的法律法规,不能够有效地对整个行业产业进行监督管理。
四是产权及经营权的转让制约市场投入热情。民宿经营主体大部分为民房,除部分农户自营的民宿外,市场上不乏一些行业精英有意愿收购民房打造精品民宿,但往往会因土地性质、房屋产权等方面难以达成协议。
五是从业人员缺少专业化技能及理念。目前,周庄镇民宿经营者有相当一大部分为本地农民,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在民宿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极易出现民宿的同质化以及无序竞争。
如何推动周庄民宿经济
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1. 在政府和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首先加强管理,加强对民宿行业的指导和管理,理顺管理思路和明确管理职责,特别是对土地、房屋所有权的转让和民宅扩建方面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培训,政府在加强对民宿资格、服务内容、环境卫生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对经营者加强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和行业水平。
2. 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民宿经济与乡村旅游要想发展,首先需要具有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周庄虽有古镇这一宝贵旅游资源,但还需开发更多乡村旅游资源来配合古镇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只有有了足够的游客,才能促进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
3. 在营销模式方面,首先统一营销,周庄古镇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知名度较高,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全镇的旅游资源整合,让民宿及乡村旅游搭上这一“大船”,进行统一营销,推出特色旅游系列。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多渠道营销,打造信息互联互通的民宿网络平台,开发预订APP,开通微信公众号,增加订房、订餐通道,顺应潮流,鼓励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预订民宿。
4. 在行业组织方面,要加强民宿差异化发展的指导,加强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行业最新信息,以实现经验和信息的沟通与分享,避免同质化发展和内部恶性竞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