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这是百姓的朴素愿望。五年来,昆山致力于惠民生补短板,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增进民生福祉,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积极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上下功夫,算好民生账,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房建设、社会保障……五年来,昆山加快实施一批批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5%,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筑牢富民之基,增进民生福祉
9月1日,正仪中学新校园正式亮相,校园里高低错落的建筑凸显出江南水乡的特色,让期待已久的师生们大呼漂亮。校长盛林福介绍,学校不仅给所有教室安装了触摸屏,而且配备了美术室、音乐室、劳技室等多类专用教室,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今年,昆山共有15所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620个,而这正是昆山五年来建设品质校园、实现学有优教的缩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昆山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质量水平。从2011年起,昆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了学校建设“双十工程”和“教育惠民工程”,不仅完善城乡学校的硬件设施,而且加强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软件建设,实现最大化、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昆山中学易地新建,柏庐高级中学成立,第二中学、实验小学西校区建成,锦溪高中纳入建设计划等,各项学校提档升级工程陆续展开。数据显示,五年来,昆山新改扩建学校96所,新增学位6.9万个。
与教育同样备受关注的是住房,这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俗话说: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五年来,昆山始终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列为政府重点实事工程,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昆山市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去年共投资110亿元建成棚改保障性住房21663套,累计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并发放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补贴2607万元,基本形成了棚户区改造、实物配售(租)、发放住房购(租)补贴等互为补充、具有昆山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格局。
织密保障之网,城乡共奔小康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五年来,我市社会保障工程逐步推进,多元化、广覆盖、个性化的不同保障项目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市民提供了安心、放心、舒心的服务,为幸福民生夯实了基础,打足了底气。
昆山经济社会发达,社会保障水平同样走在全国前列。五年来,在高平台运行的基础上,我市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建立困难群众精准扶贫机制,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截至2016年底,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54728元、28178元,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低保标准增加到810元,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最低标准提高到800元。同时,今年我市专门出台《关于精准帮扶因病因残困难人员的实施意见》,将因病、因残致贫以及因突发重病致困的家庭及人员列为帮扶对象,一一进行“靶向治疗”,切实解决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补齐富民短板。
健全的养老服务,是老人安享晚年的“保护伞”,是提升社会保障的“催化剂”。我市以“老有颐养”为工作目标,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网络覆盖面,拓展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养老机构呈现多元发展,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五年来,我市新建养老机构5家,新增养老床位1311张。
目前,全市97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49家由社会组织运营管理,社会化运营率超过50%。社会力量的引进,不仅拓宽了养老服务的半径,也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水平。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和特长,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笑声不断,让“社区1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圈”实现提档升级。
共享发展之美,提质幸福名城
8月29日,昆山&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青训营的27名小球员结束了在德国为期20天的集训,德国完善的青训体系、先进的训练方法让小球员们大开眼界。来自市二中的孟淳博说:“德方给我们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比赛和训练,让我们受益匪浅。虽然,我们和德国的俱乐部梯队球员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这个差距会逐渐缩小,未来我们会为中国足球争光。”
送青少年出国踢球,这样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昆山变成了现实,全市人民在幸福名城的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建成了300多个公共服务中心,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使广大新老昆山人在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诸多方面,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五年来,昆山公共产品日益丰富,文化艺术中心、昆山大戏院建成投用,东部医疗中心、西部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启动建设,让昆山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汤尤杯”世界羽毛球赛成功举办,当代昆剧院组建,昆山城市形象迅速提升;遍布城乡的新昆山人俱乐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快了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实现了新老昆山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建设如火如荼,昆山已成为台商台胞的“心安之处”“第二故乡”。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为了全市人民幸福感的不断提升,昆山正砥砺前行。一项项惠民政策加快实施,一批批民生工程正在推进……让更多人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昆山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