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0月16日讯 在继沿海百万亩防护林工程首战告捷后,盐城全市已完成新造林14万亩,改造提升15.9万亩的任务。当前,投资20多亿元的沿海百万亩防护林工程二期项目即将启动。昨日,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随着“一片林”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的建设,盐城将逐步构建和优化沿海生态廊道,。
目前,盐城正依托“一片林”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和“特色小镇”建设,挖掘沿海自然风光、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等文化旅游资源,串联建成我市沿海生态廊道上的璀璨明珠。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片区盐土改良和绿化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绿化面积37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21万株、地面小苗1900万株,铺设草坪15万平方米,建设适应性苗木基地80余亩。而今年,我市又追加投入盐土改良和绿化专项资金9000万元,建成相关绿化园区112.5亩,并对盐民小区、街道进行绿化美化和景观配套,提升居住环境质量。除了不断加大生态防护林建设,港口建设热潮也是日见其盛。盐城现有滩涂680多万亩,约占江苏全省七成之多,建设用地规模达130多万亩,集深水大港和大面积建设用地于一体。其中,盐城港口群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了多条国内国际航线,沿淮内河港口,是淮河流域腹地出海门户;滨海港建设条件优越,是江苏沿海建设10万吨级以上码头投资较小的港口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逐步建设连接的绿色生态走廊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上,盐城滨海新区处于核心节点,其新滩、灌东盐场作为新区主要地域,构成新灌临港产业区。此外,包括沿海港区、港城等周边区域,东临黄海,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深水海岸线80多公里,既可串联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也是千里淮河生态经济带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门户。
据悉,盐城滨海新区将加快建设一体化集疏运体系,融合深水大港禀赋优势和港产城要素,依托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和海滨自然风光,实现港口汇聚资源、港城提供服务、港产实现支撑、腹地保障产业落户,打造产业走廊和生态共建良好循环经济体系,临港产业大格局已经搭建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