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清凌凌的淇河回来了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28

  芦苇、草丛,浅游的鱼虾、嬉戏的水鸟……走进河南鹤壁市的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泛舟河上,摇动轻橹,见河水清凌凌、岸柳绿莹莹,如穿越至《诗经》里的小河。

  在《诗经》中,有多首诗歌咏及淇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句脍炙人口,历史回味悠长。

  上世纪末,淇河两岸的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直排河中。流淌千年的淇河变小变细,河水变少变脏,工厂、养殖等污染日渐加剧。 

  “水污染治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久久为功。”站在岸边,鹤壁市淇滨区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主任胡成安说,当地形成市县(区)乡村四级管护体系,关闭两岸所有的工业排污口,严格管控新上项目,关停取缔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农家饭店;改造沿岸的大片荒滩,建成4900多亩国家湿地公园。现在,湿地公园内自然河道蜿蜒而下,浅滩原始植被茂密生长,灰鹤、白鹭比比皆是。公园核心区以《诗经》内的作品为名,命名9个河心洲。桃夭、桑中、芄兰、采薇、关雎、蒹葭等河心洲初露芳容。

  河水清了,游人多了,烧烤摊贩、乱停乱放、随意丢垃圾的多起来。为此,鹤壁组建护河员队伍,仅淇滨区就有48人,给淇河再筑一道保护网。

  50岁的巡河员王香妞骑着自行车,每天到两岸捡拾垃圾。她负责2公里的河段,遇到游人乱丢垃圾或污染河水,及时阻止、上报。

  淇河湿地又回来,让爱好鸟类摄影的冯豫山喜出望外。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赤麻鸭、绿翅鸭、白骨顶鸡、小白鹭聚集在淇河边,种类达40余种,或游或戏,成为摄影取景的好素材。

  冯豫山说,他在淇河流域记录到173种鸟类,汇集成一本《鹤壁淇河野鸟图册》,其中不乏黑鹳、游隼、红脚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淇河水域还发现了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桃花水母!”冯豫山说。

  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全省河流水质排名中,鹤壁淇河水质长期保持第一,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