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央行出手给“扫一扫”立规 D级支付最高限额500元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17-12-29

 从高级商场到街边店铺,“扫二维码”成为很多国人最熟悉的支付方式。但此举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资金安全隐患。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一连出台3个文件,对业务资质、条码生成技术要求以及支付限额进行明确规定。

  支付宝、微信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扫码支付方式。但经过五六年的发展,扫码支付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一张张二维码背后,可以是各支付机构的零钱包,也可以是个人名下的借记卡或信用卡。因此在支付时出现不少乱象:如有人偷换收款二维码,导致摊贩利益受损;有不法商贩利用小微商户享受特约商户绿色通道的优惠,利用扫码支付实施信用卡套现、虚假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央行此次给扫码支付立规,引导扫码支付回归小额、便民市场的定位,防范风险。

  设立资质申请门槛、要求消费者与商户资金往来背后的清算通道必须经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这就从源头堵住资金流向不合规的地方。

  支付限额管理,是风险防范的第二道关,也是跟普通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步。央行规定,银行、支付机构应设定A、B、C、D四级风险防范能力:最高的是A级,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最低的是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B、C两级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上限分别设定为5000元和1000元。

  不难看出,这四级支付限额是根据不同的风险防范承受能力设定的。以最低风险级别的D级来说,消费者单日扫码支付最高额为500元,可以满足普通市民每天小额支付的需求。即便被盗刷,500元也仍在大多数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内。

  记者 赵伟莉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