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柏庐幼儿园举办元宵佳节喜乐会活动,邀请家长、退休教职工、社区老人等与孩子一起赏花灯、做汤圆、品元宵。通讯员 卞 莉 摄
走进昆山,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个幸福的微笑,一次温暖的搀扶,一句礼貌的问候……文明,在举手投足间凝结成美丽,让这座城市的气质不断升华。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品质。昆山着力于“提素养、塑形象、增内涵”,让文明创建逐渐内化于心,实践于行;得益于文明创建,城市精神被赋予更加厚重、更加温馨的意义,市民多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意识,昆山处处皆有美景。
■ 化于心践于行,志愿服务温暖你我
每个双休日,在陆家镇菉溪广场或文化广场,总会看到一群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来自晨光便民志愿服务队,为市民免费理发、修家电、测血压、修电动车,是当地人最信任的朋友。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由此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志愿服务像一粒粒发芽的种子,在城乡落地开花,散发芬芳。在昆山,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参与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乐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带来的满足与快乐。目前,全市已有注册志愿者超18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8万次,构建起“千树繁花”“层林尽染”的志愿服务格局。随着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人数不断攀升,他们用行动引领着崇德向善、行善立德的文明风尚。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决定着城市文明的程度。近年来,昆山大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体系化、品牌化运作,一方面定期通过会议培训、活动项目培训、现场示范培训、印发专业知识资料等,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不同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培育出“家长义工队”“早安同学”“全城织爱”等一大批“拉得出、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 “小家”温暖“大家”,城乡处处有美景
第五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颁奖现场,道德模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我市书法家共同创作的“道德传家宝”。“‘道德’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传家宝’,是全社会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道德模范夏品章说,传递道德的力量,就是要以“小家”温暖“大家”。
一个好人,感动一群人;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跟随着文明创建的脚步,市民行为与城市文明间体现出新的良性互动,文明礼让、团结友善、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社会风尚,在昆山蔚然成风。尤其是近年来,一大批普通平凡的好人脱颖而出,把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道德力量传递给市民,激发发展动力,催生文明共识。
文明城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着的精神。接下来的三年,是我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文明细胞工程”,通过加快公民道德馆和市民修身立德综合平台建设、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方式,构筑起昆山市民的“道德家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尚善,以新时代“长征精神”和踏石留印的决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建设生机勃勃的活力昆山提供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
■ 文明新风再起,升华城市精神
今年1月24日,一场暴雪裹夹着低温寒潮不期而至,一种令人备感温暖的力量顷刻间迸发。昆山处处是党员干部群众热火朝天的除雪身影,他们用奉献和汗水清除了路面的积雪、冰块,保障了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在昆山工作多年的程柯说:“这场暴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管理有序的昆山,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昆山。”
一场迎战暴雪的实践,锤炼着昆山这座城市的品格。“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个契机,通过一轮又一轮汹涌澎湃的创城大潮,城市的精气神得到进一步升华,城市的管理与应急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了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因为创建,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有了新的演绎。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城市形象更加美好;明礼诚信守法的“昆山规矩”走进千家万户,人人皆知、人人遵循;社区邻里文化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未成年人实践共育等优秀服务品牌效应凸显,提升了昆山城市温度和城市品质。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源于对文明创建的高度自觉和思想深化,人们不懈追求文明新高度,城市精神也得以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