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为再建一个新林场,他攻坚克难 6年盐碱地上种出万亩林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4-04
【导读】 6年前,射阳县金海林场刚成立时,许多土地还泛着白花花的盐碱,盐碱地薄,种不了庄稼栽不了树,一茬茬树苗春天栽、夏天黄、秋天死。

有句老话叫“在沿海盐碱地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6年前,射阳县金海林场刚成立时,许多土地还泛着白花花的盐碱,盐碱地薄,种不了庄稼栽不了树,一茬茬树苗春天栽、夏天黄、秋天死。场长施海新和工人们用6年时间在盐碱滩地建设“一片林”达到11000亩,如今,金海林场已经初具规模,周边生态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施海新查看榉树生长情况。沈婷玉 摄

盐碱地造林,他迎难而上

昨日,记者来射阳县金海林场,金海林场与黄沙港河入海道最近处仅隔一道海堤,各种树木迎着海风起舞。林场场长施海新刚参加完县里的会议,未来得及脱掉身上的西服,便来到六灌区中心路东侧,查看榉树生长情况。“胸径已经长到11厘米了,刚栽下去仅有4厘米。”施海新开心地说。

6年前,当时在芦苇开发公司任职的施海新接到任务——在这片盐碱地上植树造林。“我对这片地太了解了,芦苇、鱼塘才应该是它的标配。”施海新说起当初,连他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盐碱地薄,种不了庄稼也栽不了树,一茬茬树苗春天栽、夏天黄、秋天死。”

打小出生在海边的施海新,对于沿海滩涂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射阳曾有一个老林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景色很美,可是因为靠近海边,一次台风来袭,林场全毁了,让人非常心痛。从那时起,他便有再建一个新林场的梦想,规模更大,景色更美。

学习经验,“门外汉”成植树专家

在六灌区内,一排排中山杉、榉树在高垄上迎风直立,高垄两侧是一条条排沟,在现场,记者还看到泥土上有白花花的盐霜。施海新是学会计出身,对于种树是个“门外汉”,如今的他俨然是位专家。他告诉记者,下雨天,水排到横沟里,能有效防止积水。高垄栽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爽碱,降低盐碱量。

金海林场土壤盐分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之间,立地条件差。“在盐碱地,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这句话沿海滩涂护林人都知道。2013年,金海林场栽的五万株苗木基本死亡,让施海新和职工们非常心疼。可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有气馁。

为此,金海林场与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采取疏通水系、筑垄、施放有机肥、地膜覆盖等沿海造林技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土壤盐碱度降下来了,按照“三化”要求先后栽植中山杉、弗吉尼亚栎、榉树、榆树等耐盐品种,淘汰了柳树等低效益树种,“一片林”以每年2000亩左右的速度逐步在盐碱滩上崛起。

悉心呵护,构筑沿海生态防护带

“三分种,七分管”,施海新不仅要栽活树,还要栽成林、出效益。从林场建设之初他就以林场为家,每天早出晚归与林场职工一起研究工作,每年春季植树期间与植树工人同吃同劳动,一年四季超过300天在林场摸索管护经验。

通过几年的实践,施海新把全部管护工作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明确承包人整枝、除草、扶正、治虫等责任,与承包收益相挂钩,使管护工作责任具体化、任务项目化,确保林场的造林保存率在85%以上,实现四季常绿,造林成林,稳定生态防护功能。

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林场已初具规模,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以前栽下去的树苗只有十多块钱、几十块钱,通过几年生长以后,效益最好的中山杉,已经可以卖到接近400元,效益非常可观。“对大家来说,生态环境就是绿水青山;对我们林场人来说,既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施海新感慨地说。(许虎)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