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正能量 >

热血传递爱心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1-10

“血站像我家一样。工作之余,我常在采血流动车旁,为前来咨询的献血者解答问题,为他们服务。”1月5日,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董兵接受采访时说,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宣传无偿献血,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无偿献血。

去年,董兵当选第三季度助人为乐“盐城好人”,连续5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从2000年开始,董兵17年来已献全血3100ml(相当于8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血小板118个单位(2010年以后1个单位血小板为200ml)。

说到第一次献血,董兵记忆犹新。2000年1月29日是董兵和丈夫陈建松的结婚10周年纪念日,当天夫妻俩在市区看到献血车,董兵向丈夫提议一起去献血。夫妻俩各自献血200ml,每人领到一本无偿献血证。自那天起,董兵和丈夫便把无偿献血当作庆祝结婚纪念日的方式。

2008年2月14日,浪漫温馨的情人节,董兵和丈夫第一次捐赠血小板,从此开始了一年捐赠12次血小板的历程。2008年4月22日,夫妻俩捐献成分血时听医护人员说大丰有个5岁白血病小孩急需0.5个单位血小板,丈夫陈建松的血型正好符合,工作人员希望他能伸出援助之手。在董兵的支持下,陈建松立刻同意为患儿多献了0.5个单位的血小板。

“一个人献出的血液是微不足道的。”董兵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2012年7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新国家标准实施,其中单采血小板间隔期限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根据新标准,董兵和丈夫加大捐献频次,将每年捐献12次血小板的次数增加到14次以上。数百名亲朋好友在她的影响下也成为光荣的无偿献血者。

“他们已把无偿献血当成一种义务,在我们急需血小板的时候,只要电话打过去,他们就会克服自身困难前来献血。” 盐城市中心血站副站长赵宏祥说。

17年的献血之路,让董兵格外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健康,她和丈夫每天早上6点出去打羽毛球锻炼身体。董兵的家庭因为无偿献血特殊贡献、夫妇志愿服务特殊贡献,荣获“江苏省最美家庭”、“盐城市最美标兵家庭”,以及全市唯一的“盐城市无偿献血爱心家庭”称号。

除了无偿献血,董兵还竞聘成为盐城市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双休日、节假日在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关爱孤残儿童活动,给孩子们喂奶、换尿布、讲故事、做游戏,让他们感受特别的关爱。

2013年成为盐城市红十字会“仁爱之子”志愿服务队队长后,董兵去市福利院慰问老人时,发现有些老人的精神状态不好,说话口气很不耐烦。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每个星期五,她便穿着红马甲来陪老人聊天。渐渐地,老人们的态度都有了转变。

    正能量

    今天,向青春致敬!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