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响水县结合地方实际,摸索出了一套“放、管、服”分类管理的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10月底,为全县213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档案,规范管理患者2033名,规范管理率达到94.9%。
在“放”字上求突破。构建县、镇、村、组四级网络,全力推进居家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发挥县级管理职能。通过开展培训,提高精防人员业务技能,通过督导和考核,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发挥镇村管理职责。
在“管”字上求规范。强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收治点建设,全力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水平。2014年,新建的精神病院,占地面积12余亩,拥有一幢两层736平方米门诊楼,一幢三层1800平方米住院楼,设计床位130张。每年组织全县精防人员分别开展4次以上业务培训,提高精防人员业务技能和知识水平,并与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合作机制。
在“服”在上求发展。履行筛查、救治、随访职能,全力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质量。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每年由镇区卫生院牵头组成筛查小组对辖区内居民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疑似病人实行先登记后确诊再救治。对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引导到县精神病院进行救治,对持残疾证住院的患者,实行住院费用全免;对肇事肇祸患者,由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共同护送到县精神病院治疗,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