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IT >

曾师傅的“微创新”能否接力(民生观)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07

  公交公司能否牵起头,“孵化”更多的曾师傅,做全市的行车动态发布呢

  

  成都有个公交车司机曾师傅,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乘客拉了进来。拉进来做什么?发布发车时间。他跑的线路是补充线,车次少,堵点多,难以保证整点固定发车,于是曾师傅每晚发布手写的第二天发车时刻表,有变动,他在群里及时通知。这个群现在有180多人,占这路公交线路固定客流量的80%。去年,平均每月3起投诉:久等无车!有了这个群之后,投诉几乎绝迹了。不光不投诉,日子久了,乘客特感动,好些人想推荐他为“高星级驾驶员”哩!

  发布一个时刻表,为啥就能减少久等不到的烦恼?其实,这跟人的心理有关。人等待时候的焦急,很多是由于不确定性引发的。等啊等,啥时候来?不知道,火腾一下就上来。如果有一个较清楚的区间,有明确预期,焦虑就能缓解。计算机技术就利用了这个原理,下载软件的时候,屏幕上会显示一个进度条。已完成百分之多少,随时显示,等待就不那么难熬了。咱们日常也有体验:有倒计时显示,等红灯就显得不太漫长。

  曾师傅做的,其实就是给乘客以确定性,让大家安心。

  实事求是说,这不是个惊天动地的创新,只是一个服务方面的微改进。然而,微改进,效果不见得微小,可能会很大程度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塑料包装袋上多个豁口,看似很简单,但以前必须拿剪刀剪,如今顺手一撕就开,方便度大为提升了。地铁站里的各种指引牌,也许一个小小的箭头,就节省了大量乘客问路的成本……正是一个个微小的调整,让生活变得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微创新如果在各个环节形成叠加,那带来的改进更为巨大。赢得过环法自行车赛的英国天空队,其教练有一个“1%理论”:在车座、轮胎、训练、营养,甚至是枕头高低等方面,每处都改进1%,加总起来,就可以大幅提高成绩、赢得冠军。

  说回到曾师傅。如果我们不希望他所掀起的微创新止步于“1%”,那么,仅当成好人好事来夸一夸,似乎还不够。个人的善举,方便的不过是一条线路、一二百人;公交公司能否接过手、牵起头,“孵化”更多的曾师傅?或者公司来做全市的行车动态发布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主体参与接力,用微创新这个支点撬动服务的嬗变。

    IT

    库克:香港市场拖累苹果大中华区整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