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中央大力倡导改会风的背景下,还需要列出如此具体21个景区为会议禁区,也足以说明一些部门和干部仍然我行我素,热衷于开景区会,把开会和旅游混为一谈,冒着中央对“开会游”的三令五申,巧立名目借开会之名行游玩之实,为假公济私大开方便之门。近期各省市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案例,不少就是借到景区开会搞“傍会游”、“借壳游”、“顺便游”。
对于这种“不拨不动、拨了还要赖一下”的心态,既要提醒,更得敲打。就其性质而言,是作风建设还没有入耳入脑,甚至是阳奉阴违、消极对抗。福州市近日也公布了一个案例。该市晋安区卫计局从下属某卫生院借用一辆救护车,改装为公务用车。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该局仍继续使用该车,并存在公车私用现象。这充分说明,作风问题经常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叫停了到景区去开会,是不是还会有其他替代品应运而生?中纪委网站上就曾经指出的“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豪华气派,成为奢靡享乐的场所;一些地方打着培训、教育的旗号,建培训中心、豪华会所,买景区别墅,躲在里面大吃大喝。”八项规定要不留死角,既得靠纪检部门勤打扫,也依赖于党员干部自身常拂拭。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进作风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正因为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要始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就更需要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把作风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工作的方方面面。领导干部的行为无论大事小事,必须始终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取舍,在做人做事上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要是凡事都得请教纪委,或者等待上面的提醒,说明作风已经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