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既然承诺了就愿赌服输,绝对不能把很多强制硬性的强压在客人身上,也有可能旅行社没有跟客人讲清楚,没有让客人对低价旅行有认识,我觉得这个导游做的特别过分。肯定是政策交流方面,出现大家没有不可预想到的问题。
陈春艳坦承,“如果团费是交够的,导游应得的报酬旅行社也给了,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怎么还会产生这样的事呢?”也就是说,像这样的低价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消费,自己才拿得到带团的酬劳。
一位常年做兼职的贵州导游李零说,这件事情在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对这名导游,有同情的也有不认可的,但更多的是对这个职业群体的担忧。
李零:我曾经也做过,就是我带团也是需要他消费的多,我拿到的提成才多,但是我也碰到过一个团,他们是有消费能力的,他们知道到这个店是要购物的,但是所有的团员一分钱没有购物。旅游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你消费的要求。但是这个团,我还是要服务下去的。可能她内心确实有怒火,但是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朋友圈也有现在还在做导游的转发这个,觉得对这个导游是很同情的。
这一颇具争议的职业群体,真实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业内人士透露,导游群体的生存压力近几年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他们导游是没有什么工资、没有什么社保,然后他们就是挂在某个旅行社下,帮他们带团,然后就有少许的佣金也就是导游服务费,但这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商家可能会给她一定的返利。她给这个商家带很多很多的人,商家就薄利多销利润就会高一些,一部分的利润分给导游。
据陈春艳称,她入导游这行时间不算短,三十出头的她,已经在这行当里干了六七年。她说自己当初也是抱着对这份职业的美好愿景入行的,但这些年下来,她越发觉得实在太累。
采访中,绝大部分导游都向记者表达了缺乏职业尊严、游客过度维权、监管部门处理偏颇带来的委屈。除了没有底薪、没有社保外,作为旅游行业主体的导游,从业性质却没有纳入正规的劳动体系。贵州导游李零说,正因为这样,很多导游的劳动权益常年得不到保障。
李零:导游,初中毕业可以做,高中毕业也可以做。她没有一个很固定的合同关系,约束关系,一个导游可能跟这个旅行社有合作,也可以和另外一个旅行社有合同关系,只要有活,她愿意做,她就会去。
根据云南省旅行发展委员会的通报,委派陈春艳带团的昆明风华旅行社有限公司,存在 “不向临时聘用的导游人员支付导游服务费”、“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费用”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行为,拟对其作出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并对旅行社直接负责人处2万元罚款。(记者管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