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15日讯 今天上午,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家旅游局联合申万宏源对外发布《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旅游行业海内外上市企业达53家,整体市值实现10年10倍增长,市值合计5393.55亿元。
《报告》显示,2014年,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旅游企业共有43家,市值合计3393.46亿元。其中主板企业15家,目前市值合计1573.15亿元;中小板18家,市值合计1251.62亿元,创业板2家,市值合计568.69亿元;新三板已挂牌的企业8家。旅游酒店类上市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的企业总数占比分别为0.50%、2.55%、0.47%、0.32%;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29%、1.22%、0.93%。登陆海外市场的国内旅游企业共有10家,首发募集资金93.32亿元。其中登陆港交所企业3家,市值合计808.14亿元;登陆纳斯达克企业6家、纽交所企业1家,市值合计1191.95亿元。、
国内上市的旅游企业,业态分布包括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几大类,其中景区景点企业占到45.7%。选择海外上市的企业业态分别为在线旅行社、酒店集团、租车行业,其中在线旅行社企业占比40%。
《报告》分析认为,历数A股中的上市旅游企业,首发募集资金125亿元,增发募集资金约178亿元,合计约300亿元,但旅游上市企业的整体市值10年翻了10倍,从2005年的235亿元一跃至现今的3393.46亿元,优质的上市旅游企业标的十分稀缺,资本市场对旅游企业的追捧和投资热度都在逐年递增。从旅游市场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现状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旅游业投资事件从2008年的3起,一跃至2014年的130起,融资金额约300亿元。
在国内景区产业板块,上市企业2014年实现总体收入94.89亿元,同比增长17.32%,其中,黄山旅游收入最高实现14.9亿元。宋城演艺收入同比增速最高37.78%,实现净利润2.65亿元,位居景区类企业榜首。资源型景区峨眉山A、黄山旅游、长白山、桂林旅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6%、37%、28%、33.32%,均呈现稳步增长。传统景区资源优势明显,经营性资产主要以门票和景区交通为主,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及较大的游客底量,经营情况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