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行业 >

什刹海绘画作品再现京城记忆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05-19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 通讯员 曹蕾)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有早年胡适的故居;广化寺作为旧时的“京师图书馆”,鲁迅时常来此为写作《中国小说史略》翻阅藏书;徐志摩曾经在北海公园太液池东岸的快雪堂遭到梁思成的婉拒……这些历史和记忆,都用绘画的方式定格。昨日起,“寻找北京的记忆”李滨声什刹海绘画作品展在烟袋斜街广福观举行。

  翻开李滨声老人的漫画作品《寻踪》,你会发现民国16位文化大家中,大多数人都与什刹海有缘。此外,什刹海的街巷和景致也跃然纸上,例如团城和它脚下横跨北海与中南海的金鳌玉栋桥,曾是许多文人笔下最美的一段街道,老舍、梁实秋、张恨水、林徽因都曾经用他们的笔墨为其点赞。

  当天,也是《拾说什刹海》文化月刊首刊发布,《拾说什刹海》是一份8个版面的文化月刊读物,头版是一个封面版,带有导读性质,里面包括有“什刹观澜”、“百花深处”、“阡陌深深”、“万源归海”、“梦里讴菱”、“古刹蝉钟”、“行拍三海”等7个版面,旨在记录什刹海历史上的名人、古迹、宗教、风俗以及搜集到的名人轶事、街巷旧闻,同时也展示什刹海的非遗文化、奇人奇事、能人能事。虽然是拾说,但也要尽力做到行文有据,出处可考。这份饱含什刹海历史文化韵味的文化月刊将赠送给什刹海地区的居民阅读。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行业

    南昌 车上开通微信补票(2018春运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