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强劲但问题不少
武汉市郊一所名为小天鹅宾馆的二楼,是武汉达临性学博物馆,2012年拿到合法“户口”,展陈面积已从初建时的3500平方米缩至800平方米,仍然门可罗雀。
馆长黄永阶说,近年来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很多问题,专业化程度不高,多停留在登记挂牌、呈现藏品的状态,应有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未能较好实现。
段勇介绍,目前60%的非国有博物馆尚未建立藏品登记、管理制度,且赝品较多、陈列展览量少质低;30%的馆经费入不敷出;20%的馆尚未完成法人登记手续。
“管理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人才匮乏、重建馆轻运营等是表层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创办者的私人财产权和博物馆的法人财产权混淆不清,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博物馆的定义和性质。”段勇说,“严格来讲,我国还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的非国有博物馆。”
专家表示,现阶段我国的非国有博物馆基本是个人、家庭、企业的“收藏展示馆”;更有甚者,打着博物馆的幌子向政府和社会索要政策、资金支持。
“已有一些非国有博物馆创办者迈出了将博物馆财产从私人财产转为法人财产这一步,表示把博物馆及藏品捐给社会,或建立理事会、基金会等国际通行模式来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化管理运营,保障其永续存在。他们代表着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方向。”段勇说。
专家建议,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不能仅靠财政投入,还要靠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制度的改进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