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二
“景区一票制”应如何理解?
参与创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要承诺景区一票制。但是,这种一票制应该如何理解?只需购买一张大门票,进入景区内就不会再有任何收费项目吗?一些园内景区景点(即园中园)或者游览项目单独收费的情况,是否不属于“一票制”?不少公园对此提出了质疑。
让人不解的是,朝阳公园已经入选名单,但是园内有很多游戏设施,均是单独收费的,这种情况是否符合“景区一票制”的要求,目前没有得到官方回应。另外,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公园中设置“园中园”,并单独收费,主要是因为这些景点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较高,单独收费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从客流量统计情况来看,单独收费的景点比其他景点的游客量明显减少。
疑问三
景区价格真的能够“信得过”吗?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全国有1万多家景区,从3月份“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开始至今只有约3个月的时间,国家旅游局未必能够全部检查到这1801家景区是否真的合格。
何为“价格信得过”?刘思敏表示,首先是不能坑蒙拐骗,除了门票价格等需要物价部门审批,像纪念品这类不需要审批的,都需要明码标价。“价格的认证是需要主动申报的,一些景区在抽检的时候虽然达了标,但并不能保证这些景区不再出价格问题。”刘思敏说。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的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达112元,部分甚至超过300元,占我国居民月收入比例远远高于国外的景区。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2013年恰逢是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解禁期”,全国多个景区集体涨价。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底,共有28家5A级景区对门票进行了调整,占全部5A级景区的15.05%;其中1家为降价,其余27家为涨价,涨价在31-60元之间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