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河北秦皇岛的一座海边图书馆,成为网友们寄托情怀的焦点。这个45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静静伫立在南戴河的海边,因为一则精美的微信文章——《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广为人知。
这个图书馆全名叫“三联海边公益图书馆”,由当地度假社区阿那亚和三联书店共同签署运作。但是,即便是免费开放,快速走红的它还是遭到了“炒作”的质疑。日前媒体曝出的一组图书馆遭遇围观,“最孤独图书馆”变身“最热闹图书馆”的图片更是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海浪声近在咫尺,没有车道和捷径,光着脚踏着沙,一步一脚印,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这段以介绍图书馆建筑为主的5分多钟的视频,5月10号刚一发布,快速在微信里获得“10万+”的点击。视频里建筑师董功的这句描述,演化成“中国最孤独图书馆”的文章标题。
董功:我们设计的过程中正好看到桌上一张怀斯的画,一个老人坐在礁石上,远处是海浪,画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之感,跟我们这次设计希望找到的那一点点微妙的感觉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图书馆的主体是开放的阅览室,另外还有冥想室和活动室。阅览室里,现在已经有了一万多册图书,三层阶梯状的座位分布,让所有读者都能面朝大海。
董功:们不希望坐在里面的人被坐在外面的人挡住,大家有一个均等的能看到大海的机会。如果空间是一个看台的话,海实际上就像戏剧一样,是这个空间潜在的主题。
有人这样评价图书馆引发的关注:“我们知道自己不大可能专程为它去一次海边,但知道海边有这么个东西,心里就有莫名的愉悦感,好像它真的属于我们一样。”
但是,很快事情变的有些不一样。图书馆今年五一开放时,观者了了,在互联网走红后,游客们开始慕名而来,从每天上百人,到媒体报道的休息日近两千人;而且,很多人来了不为看书,只是逛一逛、拍拍照就离开,“孤独”不再,反而显得喧嚣聒噪。
的确,这两天,当很多人看到那一组标准的“景点照”啊,心里那份“莫名的愉悦感”瞬间变成失落感。那么,从图书馆因为“孤独”走红,到成名后吸引了好奇的游客们蜂拥而至,图书馆方面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