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苏州园林、千岛湖、华山、塔尔寺、天池等5A级景区榜上有名。但评选结果随之引来社会热议,比如北京31家“价格信得过景区”,其中有些本身就是免费的,“信得过景区”的“评选”是自愿申报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照单全收”,没有核实。含糊不清的评选标准使一些真正的5A景区放弃参选。(5月27日《北京青年报》)
评价
职能部门使错了力
新闻一出,令读者惊讶的是为什么免费景区可以申报,故宫天坛等景区没有收到参选通知?国家旅游局负责人的回应是“不知道,权责范围之外,不知情”。从记者辗转采访无果,折射更多的是“懒政”、推卸责任与不作为。而且其中的利益分配引发质疑。政府主管部门与旅游行业关系密切,有的甚至是景点股东,在自我利益和游客利益中选择,很难坚守底线。
由于参选机制随意、评选时间仓促、范围局限导致了该榜单成为一纸空文,旅游局无形中扮演了“说谎者”的角色。权威认证屡禁不止,政府公信力遭遇挑战,景区管理更要落到实处。面对高价门票,相关职能部门要做的不是替公众界定票价的可信度,而是承担起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的角色。
吴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