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广西玉林市全城遮挡“狗”字。
夏至已过,但有关吃狗的争论远未落幕。《人民日报》23日发表评论称:“文明的解决方案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互相黑对方,而是对相反意见有一份温存。”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3日刊发题为《狗权与人权》的文章称,一年一度的广西玉林“狗肉节”,爱狗人、食狗人和狗肉餐馆经营者展开一番较劲。
文章说,有卖狗人刻意虐狗,使爱狗人高价买下小狗。有狗肉餐馆经营者声称,一年多来接到手机骚扰威吓,甚至店面遭打砸。另有食狗肉者高举牌子,谴责爱狗人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来闹场,并声称不会因此改变吃狗肉的习俗。在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传播下,吃狗肉问题竟被夸大成这个夏天仅次于世界杯的第二大事。
一名广西南宁出租车师傅谈到关于吃狗肉的事,没好气地说,在玉林吃狗肉就跟吃鸡鸭猪牛肉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对于爱狗人士来说,吃狗肉并不是件小事。据媒体报道,在“狗肉节”当天,食狗肉者和爱狗者起冲突,有食狗肉者被打到流血,这下引起舆论更大的话题。
文章认为,你可以不吃狗肉,但是不应打人、侵犯人权。在网络上,网民借着狗权的问题,展开关于人权话题的讨论。有人认为,吃狗肉是不文明的行为。
文章称,从文革时期不能养狗,到现在能养狗,高谈阔论狗权,足以说明中国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在一个包容的社会里,从人权、性权、弱势群体权到动植物权,都应该是可公开讨论,且无禁区的话题;只不过在博弈及争辩过程中,必须是文明、有序和有理的,而不是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一棍子把人家打死。
资料图:广西玉林全城遮挡“狗”字招牌。
参考消息网6月23日报道印媒称,尽管来自动物福利组织和宠物主人的抗议加剧,中国南方居民依然庆祝了一年一度的狗肉节,宰杀了2000多只狗。
《印度时报》网站6月22日报道称,当天夏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庆祝了这场节日。
《印度时报》援引中国国有的新华通讯社的报道称,人们一共吃了约2000只狗。
《印度时报》称,尽管吃狗肉在之前是自由的,但是由于全国活动分子的激烈抗议不断增多,中国少数地区现在已经禁止吃狗肉。
在玉林,饲养者和商贩将狗放进笼子里,运往市场出售。报道称,活动分子截获了数千只被捕获将送去宰杀的狗。
新华社报道称,路上挤满了人、摩托车和汽车。
报道称,在市场上的卖家和买家中间,一群人吸引了注意力。他们也买狗,但不是为了吃。
一名来自天津姓杨(音)的爱狗人士表示:“我们已经买了200多只狗,打算把它们带到我们家乡。我们无法阻止当地人庆祝由来已久的节日,但是我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拯救尽可能多的狗。”每只狗平均花费她500元人民币。
报道称,尽管当地居民没有放弃传统习惯,但是狗肉节的销量因动物福利组织和爱狗人士的压力而下降,这些人过去几天在市场和餐馆抗议。
新华社报道称,一些抗议甚至导致对抗。
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滔滔表示,截至20日,17家提供狗肉菜品的当地餐馆停止了这项业务,而4家非法餐馆被该局禁止营业。
不过,玉林市约有48家餐馆依然提供狗肉菜品。(编译/魏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