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 对来自厄立特里亚的农民米拉·阿布图姆来说,当他千里迢迢奔赴以色列寻求庇护之时,可能从未想过他的结局。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8日傍晚,先是以色列警察对他开火,然后是暴怒的以色列人群对他围殴,19日,阿布图姆死在了医院。
报道称,阿布图姆被误认为“巴勒斯坦刺客”。在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的公共汽车站,以色列警方向阿布图姆开火之前,射杀了21岁的巴勒斯坦男子莫罕德。以色列警方说,莫罕德用刀刺伤一名以色列士兵,偷了他的武器,对人群开火。当天的袭击造成1名以色列士兵死亡,包括4名士兵在内11人受伤。本月以来,“刺杀”几乎成了以色列人生活中的常态。美国媒体称,误杀事件凸显以色列民众对连日来暴力事件的苦闷以及受挫感。
“刀、蔬菜去皮机、螺丝刀,这些已经成为巴勒斯坦人在东耶路撒冷刺杀以色列人的工具。”《埃及独立报》19日刊文聚焦巴勒斯坦“独狼”。文章说,如今以色列安全部队对如何阻止此类攻击备感头痛。
为了缓解以色列民众的恐慌,以色列当局下令在最少4个城市,包括商业重镇特拉维夫,暂时禁止阿拉伯人到学校上班,担任维修及清洁工作亦不可以。另外,当局在东耶路撒冷加设混凝土墙分隔犹太人及阿拉伯人小区,并加派士兵在市面巡逻,允许警察在街上对任何人搜身。由于担心受到袭击,不少以色列人选择留在家中,如今街上冷清,鲜有行人。
特拉维夫国家安全研究所的阿拉伯社交媒体专家佩尔格夫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像是没有大脑但有很多触角的八爪鱼。”他说,当前的袭击无需精密规划,只要有人在社交网站发信息,十多岁的少年只要家中有刀便可以出去袭击。目前,有不少巴勒斯坦人在社交网站称赞这些袭击,并使用“耶路撒冷起义”“小刀起义”这样的标签。佩尔格夫称,以色列近期开展行动拘捕涉嫌“煽风点火”的网民,但成效不大。
美国《全国邮报》说,新的攻击者与以往不同,他们没有犯罪记录,鲜有人与任何政治派别有关,由于他们没有领导者,这导致以色列方面找不到施压的方向,也找不到对话的人。“而以往的自杀式炸弹需要钱、计划和专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