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
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们表示,他们找到了新的证据,证明太阳系的茫茫黑暗中存在“第九行星”。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有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天文学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上。报告形容,“第九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5到10倍,但发表该报告的两名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和康斯坦丁•巴提金(Konstantin Batygin)说,他们尚未直接观测到这个“第九行星”。
那两人如何能证明这颗“第九行星”的存在呢?
布朗和巴提金在报告中指出,他们通过最近发现的矮行星的动向,以及在外太阳系的其他小型目标,来确认“第九行星”的存在。这些较小的天体的轨道似乎都受到一枚神秘行星的重力影响,这种力形成了“巨大的干扰”。
这两名天文学家认为,“第九行星”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被木星或土星的重力甩入深空。
目前至少有2个大洲上有望远镜在寻找这枚“第九行星”,平均来说,这枚“第九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可能是第八行星海王星与地球距离的20倍左右。
如果“第九行星”的确存在,那就是一颗大行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后的第五大行星。
但由于距离极远,“第九行星”所能反射到的阳光极少,就算是最好的望远镜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一旦“第九行星”确认存在,整个太阳系的构成都会被改变。
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发现的,之后的75年间,它一直被视为第九行星。10年前,冥王星被除名,这件争议性事件中,布朗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布朗的推特账号名叫@plutokiller(冥王星杀手)。
布朗在对外太阳系的观测中发现了许多“小世界”,有一些的大小与冥王星相若。于是,他向国际天文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提出,重新考虑对一颗行星的定义。最终,IAU投票决定,将冥王星从“行星”队伍中开除,归入“矮行星”。
去年夏天,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视野号”飞经冥王星,并拍下其影像,引起全球关注的时候,IAU的“开除冥王星”决定也再次被人拿出来嘲弄。
布朗自己都表示,就连他的女儿都对冥王星被除名愤怒不已,她几年前曾表示,如果爸爸能找到一颗新行星,她就原谅他,“我猜我是为了她才继续这工作的”。
但对于“第九行星”的研究,一开始,布朗和巴提金是想证明它并不存在。两人起步点是另外2名天文学家早前的研究。这些研究指出,在太阳系遥远的空间中,有那么一群小小的、结冰的天体,它们是在过去大约10年时间内被发现的。
2014年,卡内基科学研究院(Carnegie Institution of Science)的谢巴德(Scott Sheppard)和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的特鲁吉罗(Chad Trujillo)在《自然》期刊上发表报告,讨论了可能存在一个巨型行星,其影响着前述那些矮行星。两人留意到,当这些矮行星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它们的运转出现了相似性。
布朗说,当时,他和巴提金觉得谢巴德和特鲁吉罗是疯子,因为每当天文学家发现一些他们解释不了的天体动态的时候,就很容易结论说应该是受到了某个神秘的大行星的影响。
但之后,布朗和巴提金用数学公式、电脑建模,最终得出结论,有关这些小天体群的动向规律的最佳解释就是,它们受到比它们大得多的天体的重力影响。
他们的模型显示,一个质量大约为地球10倍的天体,会对这个小天体群造成影响,让它们无法充分接近太阳,还会将这些天体的轨道拉斜90°,使他们定期会与太阳系行星轨道盘面垂直。
谢巴德说,隐藏行星的存在仍然是巨大的未知,“直到我们亲眼见到为止,它的存在都还是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