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日本天皇明仁夫妇首次造访菲律宾。若把此访放在当前亚太地区安全的大背景下看,天皇此访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加强与菲关系,共同“制衡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民间与官方对待天皇到访的立场和态度截然不同:民间“期待”天皇亲眼看看社会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敦促日方解决慰安妇问题;而官方却对第一次踏上国土的天皇奉为“救星”,百般呵护,在会谈中绝口不提可能伤害感情的历史问题,惟恐照顾不周,开罪了这位难得一见的座上宾。
连日来,菲律宾一些慰安妇组织不断举行示威抗议,矢言要为慰安妇讨回公道,“告诉明仁,你们必须对慰安妇在战争中的苦难负责并偿债”。参与抗议活动的既有慰安妇幸存者,也有几十年如一日为慰安妇伸张正义的妇女组织、爱国联盟、劳工团体和维权人士。但这些正义的呼声均被政府有意识地过滤掉了,明仁天皇夫妇以“和平使者”的身份,按部就班地与阿基诺三世会谈,祭拜二战英雄公墓。
据统计,在日军占领期间,菲曾有约一千人被迫沦为性奴,目前尚有约七十名幸存者。菲律宾慰安妇历史上也是遭受性虐待较为残酷的受害群体,她们为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花费了十多年时间进行上诉准备。东京世纪妇女战犯国际法庭开庭日,菲有八十多名慰安妇到现场助阵,并提出了九百万美元的赔偿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法庭却只用十多秒钟就宣布她们败诉。
菲律宾慰安妇久久得不到安慰,与菲官方媚日态度不无关联。在几十年漫漫维权过程中,菲官方竭力回避,态度消极,“完全无视慰安妇问题的存在”。菲民间单凭一己之力,去对抗日本庞大国家机器,结果可想而知。
近年来,安倍加紧复活军国主义,菲方立场和表态颇令人意外。安倍发表的战后七十年谈话否定侵略、拒绝道歉,引来周边国家一片挞伐,而同样遭受侵略的菲律宾,不仅没有批评,反而附和安倍,大赞“日本在战后的努力”。对日解禁集体自卫权、通过新安保法案,菲外长竟非常欢迎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并“重新武装”。而对日军在菲疯狂强奸、屠杀平民,这位外长竟称,“这没什么”,因为那些曾受到日军蹂躏的国家,许多都对日本没有像韩国对日一样的仇恨。
是菲律宾官员无知、冷血?还是其对日有天然好感?此问题可在历史中找到答案。长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西方大国的殖民地,菲曾长期受到西班牙、美国的殖民统治。日军的到来,赶走了美国殖民者,令菲走向独立。阿基诺三世能当上一个独立国家的总统,还真得感谢日本当年的侵略。战争后期,日刻意让更多东南亚国家实现所谓的独立,以此为手段对抗同盟国。因此,包括菲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日否定侵略的反应,远不如其他周边国家强烈,菲当局的表现尤甚。
菲当局“媚日”,可以忘记一切。历史上的“巴丹死亡行军”、“马尼拉大屠杀”都要忘记,都要服从于与日结盟大局。在此情况下,慰安妇要讨回公道,无异于与虎谋皮,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