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滚动 >

东方视点:高层访问推动中美利益再调适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6-03-03

  2月23日至25日,外交部长王毅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密集会见了美国白宫、国务院官员和国会议员、前政要及智库学者,规划2016年中美双边高层交往及机制性对话,讨论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建设性处理双方共同关心的敏感问题。此次访问正当其时,成效显著,不仅为2016年的中美关系铺路,也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中国方案。

  释疑解惑 展现中国诚意

  当前,在世界经济復甦乏力、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国际上出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前景的担忧。王毅部长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中国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这其中的底气来自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服务业的扩张。作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中国仍将继续改革开放的脚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全国上下的共识,也是传递给世界的坚定信念。去年以来,美国国内出现中美关系处于临界点的讨论,两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被反覆提及。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解释2017财年国防预算时,直接将中国视为其未来的主要挑战。这种认为中国挑战甚至将取代美国的言论在华盛顿已不鲜见,其背后是对中国战略信任的缺失,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战略误判,后果不堪设想。用王毅部长的话来说,中国取代美国的命题是完全不存在的。首先,中国仍须聚焦自身发展、没有挑战他国的意图;其次,中美相互依存的关系令冲突不可想像;最后,中国不存在扩张的文化基因和传统。这是对所谓“中国威胁论”清晰、有力的回应。

  务实合作 凝聚战略共识

  王毅部长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会见记者时强调,发展中美关系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就是要通过拓展务实合作,不断积累中美关系的积极面,扩大正能量。诚然,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不仅要管控分歧、避免零和竞争,更应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基础,才能不仅为两国人民谋福利,也为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当前,两国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在环境合作、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成为新的亮点,这些都是中美互利共赢的突出体现。

  近来,朝鲜的核试验和卫星发射行为导致半岛局势急剧紧张,地区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中美尽管在朝核问题上存在不同认识,但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的目标没有差别。王毅部长此行与美方紧急商讨应对朝核问题,就联合国安理会涉朝新决议达成了重要共识,根据半岛形势的最新发展,中方更提出了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新思路。事实证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要中美就重大问题保持战略沟通,凝聚共识,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直言不讳 表明中国态度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大肆炒作中国在南海部署雷达导弹,指摘中国在南海搞“军事化”。2月18日,克里表示将就这一问题与中国严肃对话,就在王毅部长访美期间,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在参议院作证时批评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是谋求建立东亚霸权的行为。美高层密集发声,目的在于将南海军事化的责任推到中方身上,为其未来南海巡航及深度军事介入提供合法性。王毅部长对此做出回应,不要只关注是否部署雷达,更应重视不时闯入南海的导弹驱逐舰和战略轰炸机。换句话说,南海军事化的诱因是美国的所作所为。中国不仅没有在南海搞军事化,而且是军事化的受害者。

  就美韩商讨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王毅部长也清楚表达了中方的立场,中国理解美韩的关切,但“萨德”反导系统X波段雷达覆盖范围已深入中国内陆,可能损害甚至威胁中国的正当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且,事实上“萨德”系统入韩并非美国基于维护韩国安全、解决朝核问题的单纯考虑,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谋划,中方没有点破,美方应适可而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滚动

    印度遭罕见沙尘暴袭击 已致逾百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