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唐奇芳
2015年4月5日至6日,应缅甸外长昂山素姬的邀请,王毅外长访缅。在民盟新政府刚刚成立之际,王毅作为第一位外国外长到访缅甸,充分体现了两国政府对传统睦邻友好关系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中国对缅甸在新政府领导下实现稳定与发展的深切希望和坚定支持。
中缅关系至关重要
王毅外长的访问深刻反映了中缅关系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和缅甸来说,对方都是最重要的邻国之一,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从自然条件上说,中缅是山水相连的近亲。中缅陆地边界线在中国的东南亚邻国中最长,达到2100多公里。与此同时,中缅人民比邻而居,自古和睦相处,而且很多地方还存在密切的婚姻亲族关系,虽属两国,实同一家。相邻的地域,密切的民族、社会、经济联繫形成了中缅关系广泛而深厚的天然基础。与此同时,正是因为这种密不可分的自然地缘和民族亲缘联繫,中缅国家关系的发展与两国人民的基本利益水乳交融、息息相关,这也形成了推动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的情感基础。从古至今,中缅关系虽然不无波折,但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主调并不断向前发展。
从发展理念上说,中缅是志同道合的密友。近代以来,中缅两国的发展歷程有很多共同之处,除了都遭受过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也经歷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分享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经验。因此,中缅两国在国家的内外发展理念上有广泛的共识。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是最早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老一代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指导两国乃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中国恢復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上,缅甸曾给予中国有力支持。中国也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排除来自外界的压力,长期支持缅甸的建设和发展。中缅边界问题的妥善解决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典范之一。过去六十多年中,无论国际形势和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变化,中缅的睦邻友好关系一直保持稳定,高层交往从未中断,各个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上下联通的“胞波”友谊歷久弥新。
从合作成果上说,中缅是互利共赢的良伴。中缅在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地域相接的相邻关系又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近年来中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贸易方面,最新统计显示,2015财年头10个月中缅双边贸易为94亿美元,预计全年同比可增长10%以上。在投资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国累计对缅协议投资金额146.7亿美元,佔缅甸累计利用外资总额的27.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此外,中缅还有大量发展援助合作,涵盖了基础设施、农业、电力、教育、卫生等广泛领域,为缅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合力共促稳定发展
缅甸大选后,国内政治稳定有序,成功实现了政权交接,这标誌?缅甸正站在一个新的歷史起点上。王毅外长在这个重要时刻访缅,充分显示了中国与缅甸携手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维持和平稳定的诚意和决心。
缅甸新政府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护,也面临?稳定与发展的重大课题。一方面,新政府必须面对各种国内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关系,努力推动国家的和平和解进程;另一方面,新政府也必须面对缅甸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现实,尽快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缅甸新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资源要动,有很多人员要用。在这些方面,中缅有丰富的合作经验和深厚的合作基础,中方将继续为缅方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访问中,王毅外长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表态。中缅“胞波”友谊一如既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对缅政策一如既往,不受缅甸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中缅将加强高层往来、党际交流和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昂山素姬外长的回应显示了缅甸新政府对中缅传统友谊的深深珍视和与中国合作促进缅甸稳定发展的高度共识。这让人们对中缅“胞波”友谊和缅甸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